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17章 李世民後半生混剪


第17章 李世民後半生混剪

既然看了前半生的混剪,後半生的視頻怎麼能錯過呢。

蘇粒直接點開了下集

【李世民後半生混剪——君臣同開掛,共襄貞觀之治

[武德九年·八月初六]

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七歲

[武德九年·八月]

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率兵入侵,月底兵臨渭水,直逼長安

[武德九年·八月]

親領六騎,設疑兵之計,與頡利可汗殺白馬立盟,突厥退兵

……

(太宗至即位之始,霜旱為災,米殼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貞觀政要》)

……

(元年,關中飢,米鬥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資治通鑑》)

……

[貞觀初期·與民休息]

(義倉賑災 新修水利

重視農業 輕搖薄賦 盛行寬法

省官簡政 促增人口)

……

是年(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鹹歸鄉里,米鬥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六人。

東至於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資治通鑑》

……

[貞觀二年·二十九歲]

柴紹、薛萬均領兵征討梁師都,梁政權覆滅,唐朝實現大一統

[貞觀三年·三十歲]

李靖、李勣等率兵攻打東突厥

[貞觀三年·三十一歲]

東突厥滅亡,俘頡利可汗至長安

[貞觀三年·三十一歲]

日本遣唐使首次抵唐

[貞觀八年·三十五歲]

段志玄、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契苾何力等前後領兵征討吐谷渾

[貞觀十二年·三十九歲]

吐蕃侵擾松州,唐軍輕取之。松贊干布篇遣使謝罪,並二次請婚於唐

[貞觀十五年·四十二歲]

薛延陀南侵,李勣領兵大破之,次年薛延陀遣使朝貢謝罪

[貞觀十六年·四十三歲]

西突厥乙毗陸可汗領兵進犯伊州,安西都護郭孝恪以輕騎大破之

……

(視頻的視角,從天空飛向了雄偉的建築,視頻下方,緩緩地列出了一行字——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長孫無忌 李孝恭 杜如晦 魏徵

房玄齡 高士廉 尉遲敬德 李靖

蕭瑀 段志玄 劉弘基 屈突通

殷開山 柴紹 長孫順德 張亮

侯君集 張公謹 程知節 虞世南

劉政會 唐儉 李 秦瓊

……

[貞觀十八年·四十五歲]

親政高句麗

……

(凡徵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

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資治通鑑》)

……

「貞觀二十年·四十七歲」

李、李道宗、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領兵滅薛延陀

「貞觀二十一年·四十八歲]

王玄策出使天竺,遭中天竺軍隊劫掠,徵吐蕃、泥婆羅軍隊大破中天竺

「貞觀二十二年·四十九歲」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等領兵滅龜茲,移安西都護府至原龜茲都城

……

視頻中出現了大唐的疆土,在廣闊的地圖上,緩緩浮出了一行詩: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杜甫《北征》

……

結尾,屏幕暗下來

「貞觀二十三年·五十歲]

駕崩於翠微宮,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

悠揚的古箏中,策馬衝鋒的將士們,在沙場激戰,宏偉的建築,地圖的變幻……

這一幕幕,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這個下篇不僅有李世民,還有那些同樣擁有十八般武藝的貞觀群臣們。

畢竟,這麼輝煌的盛世,怎麼可能僅僅依靠一人的力量呢。

蘇粒點開評論

網友A:太宏偉了,前篇如果說只是一個人的熱血傑克蘇,是熱血青年的壯懷激烈,後篇就是以一人興萬民的功德,格局就來了。

修養生息、改革政策,然後才是開拓疆土。

從剛上位的天災人禍國家動盪,到天下大稔,才四年時間,真的是有大德的。

凌煙閣上有大唐的名臣宿將,但直到四十五歲他還親征高麗,胸中有王圖霸業,也有千萬民生,這也就怪不得他手下出了那麼多忠臣良將。

杜甫那首詩出來的時候真正感覺到了什麼叫做功垂千秋,青史留名。

可惜他才活了五十年,這一生真的是轟轟烈烈撼天動地,功澤後世的帝王業,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