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49章 逃出大英博物館

(還有《女史箴圖》[流淚]西方不懂,請日本畫家按日本的方法裝裱。

一幅好好的畫硬是被攔腰裁成三段,甚至因為不懂,明清時期文人留下的題跋被殘忍的裁剪下來,形成了歷史斷層[大哭]太心疼了。)

網友C:“文化存,國家存。”這讓我想到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在歷史的風霜下依然屹立不倒,愛國之心在每個炎黃子孫的血脈當中,祝文化永存,家國永安 。

——————

天幕之下,老百姓們邊抹眼淚邊看。

“這小女娃也太實誠了,都回來了,怎麼送了個信又回去了,唉”

他們聽小玉壺說“要堂堂正正的回來,中國人不做偷雞摸狗的事”心底湧上來一種莫名的感覺,好像做壞事都心虛了許多。

“中國人。。。”這一刻,他們對自己的身份隱約清晰了起來,雖然處在不同的時空,但,他們也是中國人,是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是大國子民。

不同時空一些情感充沛的文人,聽到“舉起筆桿,面對俗世烽火,替弱勢群體說話”這句話,心中猛的一動,感慨萬千。

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戰亂時空,人們紛紛沉默了。統一這個詞離他們好像很遙遠,諸侯割據,各國林立,漢唐好像已經是過去式了,在亂世中,廝殺才是常態。

但是“黑眼睛,黃皮膚,是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同胞”,他們與天幕中那些金髮白皮的異國人不一樣,他們是“中國人”,是同胞。

相互廝殺的同胞嗎。有些人苦笑。

雖然此刻,戰火還未滅,但一些人的心裡,逐漸埋下了統一的種子。

他們往後的每一次戰鬥,心中都抱著一絲莫名的期望,統一這片大地。

或許你不能成功,他不能成功,但總有人能成功。

……

漢,結尾一聲聲的“家國永安”聽得劉徹渾身顫慄,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

他嘆了一口氣,看來後世曾經真是被欺負慘了,那英國真是可惡。

公然行強盜之事,還敢把所盜之物堂而皇之的展示出來,一點廉恥之心也無。之前那《永樂大典》是不是也被他們搶了許多。聽這描述,還不止偷了華夏的,從各國搜刮了不少啊。

也不知這英國如今是個什麼情況,不會是未開化的野人吧,他真想拿這些人出出氣!

“不過,這些玩意真能變成精怪?”劉徹望著殿中的各種擺設,眼中閃過莫名的期待。

霍去病也沉默了,他的臉上難得的嚴肅。這一刻,他更加明白了武將的意義。保家衛國,開疆拓土,只有足夠強,別人才不敢肖想你的東西。

……

宋,宋朝文人多,又未能統一中原,天幕中的視頻狠狠地戳中他們敏感的心。許多壯志未酬的人淚流滿襟。官家你看到天幕了嗎,不能不打啊,求和只會讓我漢家瑰寶流落到那些心懷叵測的異族人手中啊!

神宗時期,望著天幕中那刻著“家國永安”的石枕,朝臣大驚失色。這個東西,他們再熟悉不過。

這是熙寧四年做的枕,通體施白釉,釉面泛黃。枕壁剔刻開光扁菊花紋,枕面戳印珍珠地,還有紋飾“家國永安”。右邊刻“元本治底趙家枕永記”,左邊刻“熙寧四年三月十九日畫”。

趙頊面對當時朝野內外的種種弊端和危機,大膽啟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力圖強國富民。

熙寧四年,正是宋神宗趙頊對變法最支持的時候。此枕傳遞出來的是當時人們對於家國昌盛、安寧富裕的一種最深切的祈盼。

因此,那一聲聲“家國永安”,衝擊最深的莫過於神宗一朝。

這塊枕,流落到英國去了?趙頊看著天幕,他想起了後人對宋朝的種種嘲諷,感到悲哀。

這是不是也預示著,我大宋的結局呢。

一向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此刻也啞了聲。

難道,是他錯了?改革會是大宋的出路嗎。身為傳統守舊派,司馬光對王安石的一切想法都極力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太過激進,他與王安石政治立場不同,黨派不同,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只能這樣做。

不過,他也在乎身後名。如今天幕現世,如果他不分好歹全盤反對,那後人對他會如何評價呢。

王安石站出來,一臉堅定:“官家,大宋還有希望,我們能行的!”

或許,他的有些想法還不太成熟,但不去嘗試不去突破,那大宋如何改變。

要是說他想法的利弊就好了。

……

南宋,韓世忠苦口婆心,他都給趙構跪下了:“官家,不能議和啊!您抬頭看看天上,那是熙寧的枕,家國永安吶,您難道要讓它也淪落到金人手裡嗎!”

此時的秦檜早就沒了話語權,趙構也不敢再和他狼狽為奸,但他臉色還是臭的很。

他這個皇帝如今就是被天幕,被朝臣推著走的傀儡,算什麼皇帝!

最終,趙構還是點頭,同意繼續作戰。

……

明洪武,朱元璋氣的又想抽朱棣了:“小兔崽子,看看你的後代,連本《永樂大典》都沒保管好就算了,我大明江山不僅被那勞什子清朝奪了,東西都快被搶完了!”

他出身困苦,最是摳門,那一件件出現在國外的珍品看的他幾度想吐血。

朱棣也氣的牙癢癢。

他一邊躲朱元璋的巴掌,一邊咬牙。這勞什子英國,他還記得永樂大典之仇呢!

不過這個演繹方式真是巧妙,播放出來感人的很,後世的愛國教育做的不錯啊。

大明是沒有後世的設備,但可以多出一些類似的曲目,也能凝聚民心。

不知道他把這個想法和老爹一說,會不會少挨一頓打。

……

明清時期,文人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紛紛用小說隱喻抒發自己的思想,是小說作品的高發期。

許多人因為這個短片,湧出無數靈感,各種情仇恩怨參雜,又有許多精怪靈異小說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