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74章 賈詡

而曹操勢力不及袁紹,見到我們去投奔,必然會十分高興,也能夠給我們優厚的待遇。”

張繡擔心自己曾與曹操結仇,不能為其所容。

賈詡卻讓他不必擔心。

“曹公有霸王之志,肯定會不計舊怨,以向天下證明其胸襟廣闊,大公無私。”

張繡對賈詡言聽計從,此時雖有疑慮,卻還是按照他的勸告,投靠了曹操。

後來,曹操果然沒有為難他們,反而優待有加。

曹操與袁紹對峙,軍糧將盡,便召來賈詡詢問其意見。

賈詡說:“明公您明察、武勇、用人、決斷四方面都勝過袁紹,之所以半年都沒有取得進展,只不過是想求得萬全,不想有一丁點失誤罷了。若您下定決心,不再猶豫,就能夠馬上取得勝利。”

曹操聽了賈詡的意見,便不顧一切地猛攻袁紹營寨,果然取得突破,袁軍因此而大敗。

建安十三年,曹操擊敗劉琮,收復了荊州。他挾大勝之威,想繼續順流而下,直取東吳。

賈詡得知他的意圖之後,便前去勸阻道:“明公破袁氏,收漢南,威名遠震,若能安撫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則不用興兵,江南自然就會賓服。”

曹操自恃兵強馬壯,不聽賈詡勸阻,結果在赤壁一敗塗地。

想起過往種種,曹操也有些感慨。

他曾對賈詡說過“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說明他還是很認可賈詡的。

至於後世對他和賈詡的編排,他笑罵一聲便罷了。他雖在政治上多疑,但其他方面倒是頗有胸襟的,後人調侃,他也沒辦法呀。

賈詡覺得自己有點冤枉,他雖然保命要緊,但每一位主公他也是盡心輔佐的,出謀劃策十分盡心,人家不聽他怎麼能強求。

他的名聲是誰傳的,什麼叫瘋起來沒下限,你別管計謀怎麼樣,你就說有用沒用。

況且,他的計謀在亂世應該不算過分吧!

這個時候的謀士還是很注重名聲的,後人這是敗壞他的名聲啊!

本來他到曹操麾下就想著儘量低調了,這一下天幕把所有目光吸引到他這裡了,後人們,我謝謝你們的誇獎,但是大可不必……

還有什麼把日-本島弄沉,這可是一塊大陸,哪怕知道是在開玩笑,這後人也太看得起他了,他哪有這麼大本事。

在上面搞點亂子倒是有可能,不過這時候的日-本哪值得費這麼大心力,一根指頭就能把他們摁死,不過是中原局勢混亂,無暇顧及。

賈詡有點嫌棄,就算要去也讓程昱去,他才不去。

……

三國以後的朝代,看了天幕後就開始查史書,想看看後世人說的賈詡國力論。

賈詡認為,國家的實力取決於三個因素——士氣、糧食和財富。

士氣是指國家的民心和武備,糧食是指國家的糧倉和農業生產,財富則是指國家的財政和商業發展。

賈詡認為,只有在這三個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國家才能夠穩固發展。

因此,他主張國家要重視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加強軍備建設,建立強大的國家財政體系,以此提高國家的實力和競爭力。

各朝的皇帝們若有所思,既然後人肯定了,那這個國力論,應當是不會錯的吧。

白居易看著天幕,再次感嘆道: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