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88章 農業大摸底

有能力的朝代已經開始研究地圖了,技術不成熟,遠的地方先緩一緩,附近的國家倒是可以探一探。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他們也不可能一步跨到後世那樣的繁華,更遠的,就留給子孫後代們去探索吧。

……

一群好吃的古人們看著後世各個地方的特產,羨慕的眼淚不爭氣的從嘴巴流了出來。

特別是聽到螃蟹,一些愛吃蟹的人眼睛都亮了。

華夏吃螃蟹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周朝。

東漢經學家鄭玄對《周禮?天官?庖人》的註釋中就提到了螃蟹。

魏晉時期,吃螃蟹成為了文人雅士的象徵。

畢卓曾描述他的人生理想:“得酒滿載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從此, 吃蟹漸漸成為了一種閒情逸致的文化享受。

李白、韓駒、蘇東坡、黃庭堅、楊萬里等人也愛食螃蟹。

宋代還出現了專門記錄螃蟹品類、習性、生長過程的書《蟹譜》、《蟹略》。

元,畫家倪瓚都恨不得能衝進天幕裡去了。他特別喜歡吃蟹,這大閘蟹想必也是蟹的品類,不知味道如何。

倪瓚還寫了本《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專門講了煮毛蟹和蜜釀蝤蛑(海蟹)的方法。

前者是用生薑桂皮紫蘇和鹽同煮,水一開就翻個,再一開,就能吃了。他還特別強調,一個人頂多煮兩隻,要是不夠吃,就再煮。

至於蜜釀蝤蛑,則要先煮,海蟹一旦變色就撈出來,取出蟹腳和蟹身裡的肉,蟹黃蟹膏也取出,單放。

先把蟹肉碼在蟹殼裡,雞蛋黃和蜂蜜攪拌後撒上,上面再鋪蟹黃蟹膏,上屜略蒸,雞蛋一凝固,取出就吃,非常鮮美。

可見他多喜愛吃蟹。

……

隋,楊廣靠在榻上,周圍是玉食珍饈,侍從圍繞伺候著他一人。剛好桌上有蟹,他此時邊吃蟹邊饒有興致地看著天幕。

如今他已經成了皇帝,至高無上,也不需要再裝模作樣討人喜歡,早已經恢復本性做回自己。

他愈發的驕奢淫逸,不恤民力,因為對蟹情有獨鍾,便藉助皇權蒐羅天下各地五湖四海的美蟹。

《夢溪筆談》中就有關於隋煬帝時期貢蟹的記載:“大業中,吳郡貢蜜蟹二千頭,蜜擁劍四甕。”

宋代陶谷《清異錄》也記載:“煬帝幸江都,吳中貢糟蟹、糖蟹。每進御,則上旋潔拭殼面,以金鏤龍鳳花雲貼其上。”

楊廣想著,後世的山西既然盛產大閘蟹,那不如現在就多派些人去那裡養殖,看看能不能養出什麼好東西來。

相比於看天幕播放歷史,楊廣更喜歡看後世那些娛樂有趣的東西。

楊廣其實是個很聰明的人,不然也不能坐上這個位置。但是他好大喜功又過於自負,不關心民間疾苦,獨斷專行。

他自認為自己頗有建樹,那何必要去關注,還不如多看些娛樂視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