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殿試(下)

 “好,既然幾位宰相都沒有意見,那朕乾脆就這麼定下來,過幾天在朝會上公佈。江夏王,這均田制的事情,到時候就麻煩你親自去監督吧。” 

 劉義恭:“陛下英明,臣定不負陛下重託。” 

 劉寒點了點頭,又拿起了另一摞捲紙,對著幾位宰相說道。 

 “以蘇謹為首的一批學子,是以民心為主,主要策論就是針對這次最近的起義事件,大作文章。鼓動魏國國內百姓起義,由朝廷提供資金,兵力支援。” 

 劉寒的話說完,幾位宰相面面相覷,江夏王搖著頭說道。 

 “利用民心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只是臣等以為就憑藉那些大字不識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要是像這次,或者是前些年蓋吳起義那樣的大規模起義還好。要是像那種頻繁不對的小規模起義朝廷提供資金和兵力大多都是白搭。” 

 劉寒點了點頭,雖然作為一個唯物史觀的堅持者,他是反對劉義恭這種漠視底層勞動人民主觀能動性的行為。但是沒辦法,現在幾乎所有的朝廷官員大多都持有這個態度,並且前幾次發生在北魏國內的農民起義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沒有一場大勝是很難將他們的思想觀念轉變過來的。 

 “你說的不無道理,但是這些學子在捲紙上寫的一些內容啟發了朕。魏國之所以農民起義頻發,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暴政,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北魏內部民族歧視的情況嚴重。” 

 “朕覺得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麼天下百姓,帝王都應該一視同仁。漢人也好,羌人也好,匈奴人也好,鮮卑人也好,都是我華夏的子民。欲要一統天下,就要一統百姓之心,想要獲取百姓的心,就要讓天下百姓無論民族如何,都在待遇,身份,地位上相同。任何人不得歧視其他民族。”劉寒將卷子遞給了幾位宰相,自己在座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