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建財

 “可是陛下操之過急,國家財政支撐不住,恐怕日後難以維繫啊。”劉義恭嘆氣道。

 “朕知道,所以有了這麼多花錢的措施,自然也少不了建財的方案。”

 “首先就是貿易,現在西南的事情平定之後,朝廷就鼓勵商人們可以將絲綢,鐵器等物品賣到西南魯秀剛剛建立的越國去,甚至戴舍人到了吐谷渾之後,也可以讓他們開啟通商,除了戰馬以外,布匹,糧食,牛羊,鐵器都可以交易。而朝廷在邊境專門設置貿易站,統一組織兩國商販進行交易,也方便統一設置關稅,這樣一來二去,朝廷就可以徵收大量賦稅。”劉寒說道。

 “陛下,從大秦,到大漢,再到魏晉和我大宋,自古以來都是勸課農桑,從來沒有鼓勵商業的道理,如此行為,怕是要違背祖宗之法啊。”蕭思話上前說道。

 “那朝廷需要北伐,需要推行新政,錢從哪裡來,難不成從百姓手裡搶嗎?鼓勵商業既不用額外加重百姓的賦稅,還能為朝廷換回急需的物資,兩全其美。”劉寒對著蕭思話反問道,直接將他逼了回去。

 “但是僅僅有了貿易還不夠,還得加強產出才行,否則到時候供不應求,不能使朝廷的收益最大化。朕西巡這一路下來,發現很多百姓的生產都是獨立的,效率很低。像是織機,很多百姓都不懂織布的方法,朝廷可以讓商人將這些人全部組織起來,花錢僱傭他們織布,然後請一些擅長織布的人教學,這樣產量就提升上去了。”劉寒繼續說道。

 “可是陛下,這樣一來你幫商販有了這麼大的權力,豈不是就無法無天了?”蕭澄起身進言道。

 “呵,你們這些官員權力這麼大怎麼就不見得你們無法無天了呢?地方上的官員不是瞎子,他們倘若是肆意妄為,無視朝廷法令自然會嚴懲。”劉寒冷笑道。

 “此外,要命令各個州郡蒐集全國上下擅長織布、農耕、冶煉、工程等領域的人才,選拔出來的統一送到京城的吏部,統一進行考核。優秀者受到朝廷僱傭,不予授官,但是按照官員的標準發放俸祿,專門前往各個大州教化百姓如何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