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007 作品

第046章 主動防守

 “沒問題,就當提前建營地。”

 葉特和林耀輝通上話,已經在海峽外的大西洋航行三個多小時。先前不是因為距離太遠失聯,而是他根本沒開機。通訊設備老葉用上數字短波臺,就算二十一世紀,也能覆蓋上千公里。

 “喂,老林,以後不用啥都問我,你做主行了!”

 “好的!你那邊怎麼樣,發現卡爾的蹤跡嗎?”

 “沒呢,鯨魚倒是遇見好幾條。這地方到處像外星球,老小子藏身選擇太多了!”

 “是啊,世界盡頭!你們現在到哪裡了?”

 “埃斯塔多斯島,如果還地球上的話,應該就是isla de los estados。”

 葉特嘴巴說話,眼睛不離高倍立式望遠鏡,觀察三公里外的一個大島。

 埃斯塔多斯島,大西洋最南端的島嶼之一。位於火地島以東,間隔一條28公里寬的勒美爾海峽,距離比格爾海峽出口的皮克頓島,約一百二十公里。假如卡爾企圖打回馬槍,或搞突然襲擊,以此島為基地,位置絕佳。不遠不近,可進可退。相反,比格爾海峽裡的船隊就難受了,如鯁在喉。

 此時,葉特就有這種感覺。遺憾的是,老漢密爾頓艦橋內,沒幾個人和他感同身受。

 “遇上船隻的概率微乎其微。”

 出海峽到達皮克頓島時,老葉起床了,“很簡單,這裡是世界盡頭。火地島周邊的航道,一點不友好。無論麥哲倫海峽、比格爾海峽、德雷克海峽,不是蜿蜒曲折,就是常年風高浪急,或水文複雜,對船隻是巨大挑戰。合恩角附近更不要說了,海難特別多,被稱為海上墳場。即便二十一世紀,取道火地島的船隻也相當有限。所謂大航海時代,說的是人類敢於跨洋過海了。而現在呢,就算這個世界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遠洋船隻多不到哪裡去,我們想遇上幾乎不可能。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擔心一傢伙倒退到原始社會。在這裡,我敢肯定說,倒退的沒那麼久遠。前幾天,我開直升機飛越大半個火地島。發現了多個土著部落,目測人數有好幾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此時的年代應該在1520年之後,19世紀五十年代之前。為什麼呢?因為據記載,1520年麥哲倫穿越麥哲倫海峽,到1836年達爾文考察火地島,是火地島土著人口最多的時候。”

 海員裡到過火地島的人不少,軍艦上有兩個,齊國強和羅萬高。當經過納瓦里諾島的威廉斯港“原址”,看到荒無人煙的原始景象,兩人情緒低落,影響船上所有人。再看到皮克頓島和努埃瓦島蒼涼的好似月球表面,半天沒人說一句話。

 死氣沉沉的氣氛,進入大西洋。航行三小時,別說肉眼,雷達也沒發現一隻船。無窮無盡的海水中,冷酷的冰山漂浮而過,哀鳴的水鳥一撥撥頭上飛掠,彷彿海天之間唯我獨行。未知的年代、陌生的世界,放大了孤獨感,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這些環球航行多次的資深海員,一雙雙眼睛充滿絕望。

 抵近埃斯塔多斯島,葉特自己也說像看到外星球,遑論他人了。

 老葉開口前,齊國強偷偷抹眼淚,多愁善感的拉丁小屁孩順子小聲抽泣,被大人的熊樣嚇的。老葉的話,既是安撫又為大家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