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各懷鬼胎,達成協定


                 宇文泰臉色不悅的說道:“這有什麼?朝廷有高手,我們還有幫手!”

  “益州可是有很多的江湖門派,朝廷欲吞併武林,必然讓益州的江湖門派們,人人自危,我們何不與益州方面聯繫,畢竟唇亡齒寒之道,相必他們是懂的。”

  苻健道:“我正有此意也,關中若失,朝廷必出兵涼州與益州,我們可以與董穎還有益州的各方面進行合作,到時不愁擋不住朝廷的攻勢!”

  李隆道:“打鐵還需自身硬,董穎與益州,頂多幫我們牽制一下朝廷兵馬,我們還是商議一下如何將朝廷之軍擋在關中之外吧!”

  “各位當知,我郡情況特殊,防禦壓力很大,朝廷可以從三個方向,六條路線對我發起進攻。”

  “現在我雖然強行徵兵了二十萬,但是,依舊會顯得捉襟見肘,兵馬不夠用。”

  李隆說的是實話,朝廷可以從東、北、南三個方向進攻。

  北面,從涼州的北地郡南下,是一條路線。

  從朔州的上郡南下又是一條路線。

  東面就更多了,走河中郡的龍門渡是一條,從皮氏進攻雙是一條,從浦坂又是一條。

  南面,就更加沒有阻礙了,從華陰北上,防無可防也。

  這就是李隆很頭疼的原因。

  他的馮翊郡,在朝廷眼中,就是漏風的篩子。

  李隆的意思,宇文泰與苻健如何聽不出來。

  宇文泰不接話茬,苻健則道:“我以為,朝廷若進兵關中,必主力沿著鄭縣、霸凌殺到長安城。”

  “長安若破,則關中不戰自潰,不管你兩位如何防守,都沒法在擋住朝廷的進攻了!”

  戰略角度來說,長安更為重要關鍵。

  別看馮翊郡像一個漏風的篩子,但是其實並不重要。

  這話直讓李隆急。

  長安城安高且堅,朝廷就算要打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

  自己的馮翊郡可是會遭到六路大軍的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