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磨刀霍霍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名臣憑藉智慧和才華在朝堂上嶄露頭角。

 而大部分都是出生世家,真正的寒門子弟想要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很難。

 而當他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後,他便會成為新一代的世家,或是被世家接納,或是迎娶世家小姐。

 他是一個早產兒,自幼多病,加上又和祖父同一天生日,父親給他取名宋壽,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長大,後改名為濂。

 從小體弱多病的宋濂,被風吹一吹都可能陷入昏迷,不過幸好在祖母金氏和母親陳氏的悉心照料下,得以平安長大。

 儘管身體素質一般,宋濂讀書仍然非常用功,從小便有博覽群書的願望。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書,於是他經常向當地的書香門第借書閱讀。

 他始終秉承著“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原則,次次都按時歸還書籍,鄉里的人家也願意把書借給他。

 每次借來書本,宋濂都會日以繼夜地抄錄。

 甚至在寒冷的冬天,硯臺都結冰了,手指也凍僵了,他依然筆耕不輟。

 只為了在期限內抄完,不耽誤歸還。

 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

 可當他滿懷信心準備赴京趕考時,卻得到了朝廷關閉科舉,改由舉薦為官。

 而這,也是世家的手段。

 那一年,宋濂來到了京師,看著偌大的貢院無聲地哭泣。

 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的天塌了,似乎老天爺給他開了一個玩笑。

 體弱多病,再加上常年讀書,因此宋濂並無一個可以謀生的技藝。

 好在他擁有一手好的書法,因此,他也能靠著自己的所學,為人寫信或者狀紙來獲取微薄的收入。

 日子雖然艱苦,但好歹能夠活下去。

 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原本他已經打算就這樣碌碌無為過完這一生的。

 可是,卻是接到了鄉里的通知。

 在得知科舉重新開啟後,宋濂第一時間是恍惚的。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如今的才學,到底還能不能高中進士,但他想試一試。

 於是,他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赴京趕考之路,揹著自己的行囊,裡面並無什麼貴重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