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天澈 作品

第88章 和平論

 待到墨跡乾透後,李世民就將字讓高權收好,回去找最好的裝裱師傅裱好,就迫不及待的帶著幾人回宮了。他還要回去和長孫皇后好好顯擺顯擺今日的成果,並且告訴他又要發財了的喜事。 

 送走幾人的方瓊又把自己關進了書房,開始整理這個方案。這件事說著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同時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幾乎牽扯到了整個大唐全部的部門。所以即使是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方瓊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仔細斟酌。 

 第二天早朝剛剛開始,群臣就繼續在突厥的問題上開始了爭執。以侯君集為首的兵部繼續主張出兵討伐;而以長孫無忌文臣為首的還是主張求和。只有程咬金、房玄齡沒有說話,他們倆是知道皇上的意思的。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朝堂上爭吵不休的群臣。他耐心地等待了一會兒,直到大家的情緒稍微平息了一些,才開口制止道:“眾位愛卿,都停下吧。”他轉頭看向高權,吩咐道:“高權,把那塊匾額拿出來給他們看看。” 

 隨著高權一聲令下,兩個小太監迅速抬著一幅精美絕倫的匾額走到朝堂的最前面。匾額上刻著幾個大字,字體剛勁有力。大臣們紛紛湊上前去,想要一探究竟。當所有人都看清楚匾額上的內容時,他們不禁呆立在原地,面面相覷。 

 李世民看到朝堂上鴉雀無聲,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眾位愛卿,你們可知道這匾額上的意思?和平並非輕易求得的,和親除了能消磨我國士氣之外,並無實際益處。唯有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疼痛與恐懼,和平才會真正降臨。” 

 兵部的大臣們聽完這番話,腰桿兒都挺得筆直,心中暗自欣喜。他們以為皇上終於要下令出兵了。然而,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卻如同一盆冷水澆在了他們頭上:“但是,我們目前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發動戰爭。我希望你們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五日後我們再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