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計劃




一級直徑11米,二、三級直徑也為11米,高度116米,採用三級火箭設計。



一級安裝19臺38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從外圈向內以12+6+1的佈局擺放,二級安裝四臺24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h240,地面總推力73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70噸,月球軌道運力130噸,火星軌道運載能力60噸。



這是為登陸月球準備的火箭,同樣可回收20次,但平均發射成本還是飆升到整整4億元,三級火箭在登月時將替換為h2型航天飛機。



登月方案也有了草案,最大起飛重量100噸的h2空重只有40噸,登月版的貨艙要增設生活艙和月面著陸器,總重控制在95噸左右,可以攜帶7名航天員。



這麼重的航天飛機要完整飛過去再返回地球也是有代價的,傳統發動機太消耗燃料不可行,它預計將安裝一臺單價預計超過3億人民幣的10噸級核熱火箭發動機,非常節省燃料。



只能說有錢有技術的工程師們也開始放飛自我了,但林炬還是批准,因為後兩者的研究計劃都以兩年為期限,有時間調整。



另外就是從90kn組合動力發動機上拆下來的渦扇部分,經過評估後認為可以發展出兩種改型。



最佳改型是作為戰鬥機、轟炸機發動機,因為這臺暫命名為xw-9的渦扇發動機,按照系統介紹是能推進飛行器飛到三萬三千米高空,馬赫數達到整整3.4。



單獨拎出來做成小涵道比航發後,加力狀態下推力高達13.9噸,推重比10.6,並且可持續40分鐘,起飛重量40噸以下的戰鬥機使用它能輕鬆飛到3馬赫。



第二種就是加大涵道比,以降低最大速度為代價,砍掉加力,作為科技或運輸機發動機,單臺推力15噸,耗油率0.52,在同級別中屬於較為省油。



兩種發動機的製造成本都在1500到2500萬一臺,而同等級發動機售價前者在500萬美元左右,後者則在2000萬美元以下,顯然是利潤極高。



Bms電池管理系統也已經修改出具原始方案,研究團隊正在選擇汽車平臺,擇機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