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勇敢

B級基地。

在一片空出的廠房空地上,一個近2.1米高的超大號人形機械用天車吊到了中央位置,降低高度放在兩臺並列放置的跑步機中的一臺上。

機器人的肩部用繩帶吊住,但兩隻仿人形的足部接觸到跑步機。

接著一名穿著連體服,渾身佈滿電極的人走上另一臺跑步機,在自己的背上也被連接從頭頂垂下的線纜後,稍微動了動然後做出ok的手勢。

在他的周圍,還有環繞著身體的傳感器和攝像機,這些設備的數據和他身上的傳感器一樣,都會將信息傳送到機器人的計算機裡。

工作人員立即為機器人通電,長的跟終結者差不多的人形機器人頭部的微型屏幕亮起,跑過一連串數據後停住,和沒通電的時候沒什麼區別。

“張偉,開始行走!”

右側跑步機上的張偉聽到指令,稍稍猶豫了以下開始以正常的步伐開始行走,走的時候渾身的電極跟隨身體一起在空間中移動。

四周的攝像機和身體上的傳感器一起,從兩個方向獲取他的運動數據,傳送給機器人的同時也在控制人員的電腦上顯示出捕捉到的的3d實時動態模型。

張偉並沒有刻意調整自己的動作,就是很輕鬆地在跑步機上走路,雙手也自然地小幅度擺動,過了幾分鐘後,他被命令進行快跑。

再然後是慢跑、跳躍、原地旋轉、爬行、翻滾等各種動作,折騰了一個多小時,張偉額頭上也漸漸冒出了汗珠。

除了不斷改變動作的指令外,就只有紅外攝像機和激光雷達不斷跳動的指示燈。

當然,同樣忙碌的還有在幾百米外地下三層的地下室裡,大量空調降溫下全功率工作的星辰一號超算。

只是這時候運行的並不是基地人工智能“山海”,而是單體學習型機器人Ai:勇敢。

這是微電子部和輕型機械部聯合研製的人形仿生機器人所用Ai模型的名稱,命名是謝廖夫取的。

勇敢,在俄語裡可以用“瓦連京”解釋,謝廖夫剛好有個親密戰友,叫做瓦連京·彼德羅維奇·格魯什科。

謝廖夫對這位朋友印象深刻,於是在內部徵求命名得時候毫不猶豫地給它取名叫勇敢,以紀念親愛的瓦連京。

“勇敢”是微電子部門在吸收sC09技術後第一次全新設計,從開發就為輔助機器人準備的自學習型人工智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