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前進

建造空間站不僅是個技術問題,還是個經驗積累問題,與軍艦設計非常相似。

一艘驅逐艦噸位不過幾千噸,而一條遠洋貨輪隨隨便便就是幾萬噸,但論設計難度絕對是前者更高。

軍艦艦體設計必須考慮防護性、防進水能力、冗餘動力、航速與續航均衡、機動性等多個方面,這已經遠遠超過民船的設計複雜程度。

更重要的是現代軍艦所需的各種雷達電子設備、武器系統等等,現代軍艦的各種設備電磁兼容性測試就要用去一年時間。

空間站也是同理,單純太空旅遊用的大艙室技術難度主要在材料與工藝上,但對於前進號這樣的龐然巨物,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到運轉起來的空間站整體。

這絕對是一個複雜到難以計量的超級工程,需要豐富的經驗以及充足的前期驗證測試,前進號這樣直接開乾的風險簡直高到讓人頭皮發麻。

航天局之所以斥巨資插進這個項目,很大程度是希望“挽救”這個投資巨大的超級工程,避免其因為低級錯誤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太空事故。

但隨著航天局參與程度的深入,事情漸漸變得奇怪起來。

在新遠交過來的建造圖紙中,居然出現了大量他們看不懂的設計,要麼是不知道什麼功能,要麼是知道功能但不明白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設計方案。

然後新遠派過來的工程師就會解釋原因,航天局才驚訝的發現前進號的原始設計不但不粗糙,反而有種過分的精緻,幾乎考慮到了每一個細節。

沈祚舟曾參與進了服務艙降噪部分和艙內重力/失重適應性人體工學設備的製造,然後崩潰地發現前進號主體艙室的降噪設計與重力相關優化比起天宮空間站都完善得多。

在前進號主體完全建造完畢後,他一直有一種強烈的錯覺:

前進號根本不可能是一個人或者十幾個人短時間就能設計出的,感覺更像是拿到了現成的圖紙照著做,才能做到完工後幾乎就沒有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