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爾wr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三章 鬼案了結

 “是有這麼回事。”

 事實上趙福生在郭家的時候除了觀察郭威以及尋找厲鬼蹤跡,也在觀察這老頭兒。

 在得知郭家有鬼後,其他人先是半信半疑,就他表現最為害怕。

 事後厲鬼真的出現殺人,眾人雖說恐懼,但人多壯膽,村民表現還算鎮定,唯有這張老頭兒被嚇破了膽子,屎尿淌了一地。

 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

 一是他膽小如鼠;還有一種情況則是他曾見過厲鬼,所以對鬼格外畏懼,見到郭家有鬼後,才會大小便失禁。

 結合他的年紀,趙福生猜測是後者,所以才將他留下問話。

 不知為什麼,她總覺得能從這喜歡偷窺、監視別人生活的老頭兒口中得知一些鎮

魔司卷宗上沒有的線索。

 張老頭兒此時又怕又興奮。

 怕是在於這事關鬼案,厲鬼的可怕之處他是親眼目睹的,哪怕事隔了四十多年,當初厲鬼給他帶來的恐懼至今仍沒抹去。

 而興奮則又在於趙福生做出的減免稅賦的承諾。

 張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雖說不像郭家一樣有了上頓沒下頓,但張老頭兒年輕時差點兒被餓死,對糧食很是看重,如果每年張家要交的稅賦能少一半,對他而言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相比起來,鬼又算什麼?

 “鎮魔司的卷宗上記錄,43年前,封門村喬大牛一家六口俱被厲鬼所害,鬼物從始至終沒有現形,喬家所有人臨死前都有一個症狀,一隻腳上穿了只紅色的鞋子。”

 “左腳。”

 張老頭兒憶起過往,嚇得癱軟在地。

 趙福生聽到這話,不由怪異的看了他一眼:

 “你親眼目睹了。”

 她是肯定句,而非疑問。

 “是,我親眼目睹的。”張老頭兒用力的點頭,說完又腆著臉道:

 “大人,我親眼看到了喬家人死前的樣子,對大人總有幫助,這個稅收能不能多免一些?”

 武少春一聽這話,皺眉斥道:

 “大人是為了你們村在辦鬼案,你這老頭兒不識好歹,還敢討價還價,真是沒見識。”

 張老頭兒被這一斥,表情訕訕:

 “村裡這麼多人,辦不辦鬼案的,跟我有什麼關係——”

 趙福生搖了搖頭,示意武少春稍安勿躁:

 “你放心,只要你說的話對我有幫助,我自然會酌情考慮減稅之事。”

 “多謝大人!”張老頭兒一聽這話,頓時大喜。

 他此時興奮大過於恐懼,想了想:

 “其實喬家在鬧鬼之前,村裡當時已經死了好些戶人,死前都沒症狀呢,突然一家人說消失就消失了——”

 最初發現不對勁兒,是村長的堂親。

 他家裡五代同堂,一共十七八口人,前一天還齊齊整整的,到了第二天,他家的田坎夜裡被人糊了泥,將水蓄積在田中,下游的田地水被堵住。

 “被堵的高老七要去尋他說理,把門拍破了也沒見人來開門。鬧到村長家,村長讓人破了門進去看,門當時還從內上了拴,屋裡卻一個人都沒有,怪得很。”

 張老頭兒說到過往,打了個寒顫。

 “屋裡當時有股味兒,好像殺豬後,有股腥氣,但又不見血,之後村長組織人手找了許久,也沒找到端倪。”

 他搖了搖頭:

 “然後就有人發現近來總有一些人家陸陸續續失蹤。”

 其實此時人拖家帶口失蹤是常態。

 大漢朝苛捐雜稅太多,除了稅賦之外,還有大量徭役,按規定每家每戶的十三歲男丁都要服此役,不服的人得要交納大量的‘買身錢’。

 此時服役可非同一般,死在服役路的人多得是,這‘買身錢’相當於是買命的。

 可惜數量太高,不少人家交不起,又怕家裡男丁死亡,到了交稅時節,許多人便恐懼之下逃入山中,或是改頭換面,奔往其他縣區。

 “不過其他人能跑,村長家的親戚肯定是不會跑的,這會兒一家十幾口神秘失蹤,便有人說鬧了鬼,大家思索了半個月,才決定報官的。”

 “真有你的!”

 一名年輕差役不屑的道:

 “村子都鬧鬼了,還敢商議半個月才去報官,真怕死的人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