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1032 章 真實的朱大典

  沃日!

  在這些人的攻擊下,導致朱大典慘被抄家!

  而最後,平定許都叛亂的美名,成功落到左光先頭上。

  史稱:崇禎十六年,“平許都亂。執許都浦江,不受其降,誅之”。

  實際上許都叛亂,是一件很值得說道的事情。

  這件事,將大部分東林、復社中人的無恥,展現的淋漓盡致!

  許都是東陽縣大族出身。

  當時與案件有牽連的三方,除了朱萬化外,都是東林、復社出身。

  就算許都自己,也是官三代。

  許都祖父,曾經是南京兵部尚書。

  許都本身又是幾社重要成員,跟復社也走的很近。

  他的老師何剛,更是復社大佬。

  更何況,幾社、復社雙重身份的大佬陳子龍(何剛摯友),更是賞識許都。

  因此,許都本質上——算得上是故舊滿朝野的。

  然而——正如前面我說的那樣,這東林、復社,遇到了皇權,那就抱成了團。

  但凡內部有了三瓜倆棗,就要生死互鬥了!

  大約崇禎十六年,國事越發艱難,崇禎就允許地方義士組建團練。

  (原名叫“義社”。

  當然,跟清後期,由地主豪強組成的團練,還是不一樣的。)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許都拉起了隊伍。

  然而,當時的東陽知縣姚孫棐(fei),卻起了歪心。

  明末的官場,尤其是江南官場,早就被東林、復社把控。

  姚孫棐同樣是豪門出身,出身自桐城的他,本身就是權力網的脈絡。

  這些豪門,彼此聯姻,製造了一張密不透風的關係網。

  而東林、復社……

  不過是這張網上面的一個區域罷了!

  姚孫棐見到許都組建團練,就立刻派人前去索賄。

  索要多少錢呢?

  ——“一萬金!”

  按照雙方的身份背景,以及為了這件事,而出動的人脈來說,最少都是一萬兩黃金……

  只可惜,這裡究竟是一萬兩黃金,還是一萬兩白銀,已經無法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