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你先別登基容我詐個屍 作品

第135章 與民同休,同民同食,這是聖君!


  禁海!

  福建巡撫朱一馮伸手拉住了要上前行禮的鄭芝龍。

  “陛下!萬萬不可!”

  “臣之所以從福州趕來,便是想請陛下收回禁海之令!”

  禁海是朱由校在南京皇宮裡說出來的,當天南京工部裡閒置了許久的印廠就忙活了起來,將禁海之事,通過邸報傳至大明各州縣。

  朱由校一臉玩味的看著他:“原來,朱愛卿不是來護駕的?!”

  朱一馮很是嚴肅的拱了拱手。

  “陛下!”

  “禁海之事,萬萬不可啊!”

  “海商雖逃稅嚴重,查處便是,可若是絕了海路,便斷了與他國貿易的途徑!”

  “我大明的生絲、茶葉、瓷器等貨物,皆是那些西洋番人仰慕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百姓,靠著種桑養蠶、種植茶葉,或是入作坊做工謀生。”

  “若是海路斷絕,這些貨物必將滯銷,由此帶來的,便是行情的暴跌,甚至會讓那些以此為生的百姓斷了生路!”

  “而這些人,遠遠不止有桑農、蠶農、茶農!”

  “還有民間的船坊、木匠、苦力、鏢局、布行、糧行等等等等!”

  “陛下!海禁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海商雖然逃稅,卻也在無形中給百姓帶來了財富!”

  “臣,請陛下三思!”

  朱由校有些意外,這番話,讓他對朱一馮的印象大為改觀。

  昨日他向孫康旺問起過眼前這幾人的情況,除去被革職待罪的俞諮皋和吳國仕外,朱一馮、過庭訓,乃至鎮海衛千戶苗布武的屁股都很乾淨。

  特別是這朱一馮。

  他祖上是曾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次子朱樉府裡的長史!

  用後世的話說,也算得上是根兒正苗紅了。

  朱由校沒想到,他竟然對海禁之事,還有著這樣的見解。

  經濟,從來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自己雖然不懂經濟,但有一件事情,讓他感受頗深。

  那便是前世的房地產!

  雖然只是萬千行業中的一環,卻能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

  材料需要開採、需要加工、需要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