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你先別登基容我詐個屍 作品

第207章 公平?


  接過宋應星遞來的溫度計,朱由校仔仔細細的打量著。

  燒製玻璃的技術,在華夏早已有了千餘年的歷史。

  在這歷史長河中,古人也為玻璃取了不同的稱呼。

  西周時期《穆天子傳》,稱之為藥玉、藥琉璃。

  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稱之為璆琳。

  西漢時期《鹽鐵論》,稱之為琉璃。

  元朝時期《元史·百官志》,稱之為瓘玉。

  而到了明朝,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中,就已經有了玻璃的稱呼。

  但無論被稱作什麼,都足以證明其在華夏的歷史悠久。

  只不過,由於技術問題,千餘年來,玻璃的純度都未能達到後世一樣透亮。

  就像此刻朱由校手中拿的溫度計,其內就有紅綠斑駁的雜色,但並不影響對於刻度的判斷。

  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顏色看上去還挺不錯。

  朱由校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地窯中的那些鐵管上。

  這些鐵管很粗,是用生鐵直接一體澆築出來的,在接口處還用了牛皮做了墊片用來密封。

  牛皮遇水會膨脹,在可承受的溫度範圍內,能夠起到不錯的密封效果。

  伸手摸了摸,管壁溫熱,但不燙手。

  離的稍遠,就感覺不到熱度了。

  指著那露在外面的牛皮毛茬,朱由校向宋應星問道。

  “這種密封的方式,在火牛上能不能使用?”

  宋應星聞言點了點頭:“回陛下,可以用,但不長久。”

  朱由校沒再多說,因為他腦子裡突然出現一個想法。

  “五弟!”

  朱由檢連忙湊了過來:“臣弟在。”

  朱由校笑吟吟的指著牆上的暖氣說道。

  “以你的名義,召集京中勳貴和富商。”

  “看看能不能把這東西賣出去。”

  “畢竟像火夾牆和地火龍這種取暖方式,也不是家家都有的。”

  “回頭讓宋愛卿核算一下成本,就按.........”

  “就按成本的五倍出售吧!”

  朱由檢:???

  賣?

  還以成本的五倍出售?!

  臥槽,皇兄好黑喲......

  溫體仁卻眼珠子轉了轉,悄悄在後面捅了一下宋應星。

  “小宋啊,這東西,能不能再暖和一點?”

  “如果可以的話,給老夫家裡先來上幾套如何?”

  “當然,就按陛下說的,成本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