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你先別登基容我詐個屍 作品

第658章 這個沒得商量


                 哈密,不僅有哈密瓜。

  還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之稱。

  是中原王朝和西域、草原交匯的要衝。

  也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歷代中原王朝要收復西域,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收復哈密。

  哈密在東漢稱作伊吾。

  大將軍竇憲討伐北匈奴,完成燕然勒石的不世之功後,派兵收復哈密,威懾西域。班超藉此之威,徹底平定西域諸國,使大漢影響力越過蔥嶺。

  唐朝時期,哈密稱為伊州。

  李世民擊敗東突厥,成為統領草原的天可汗後,派侯君集等將收復伊州,滅高昌,設安西都護府。

  中原王朝的影響力再度越過蔥嶺,抵達中亞,輻射歐洲。

  期間幾經變亂,哈密長期脫離中原王朝的版圖。

  直到明初,太祖朱元璋也曾計劃並施行了一系列收復哈密,平定西域的計劃。

  先是收復河西走廊,西略川藏,耀兵崑崙,擴地數千裡。

  1391年,派大將軍藍玉出兵玉門關,挺進敦煌,青海、甘肅盡在掌握。

  哈密這個進入西域的咽喉,已經遙遙在望,重回漢唐盛世的曙光剛剛初顯。

  可惜鴻圖未展,太祖已先殯天。

  成祖朱棣登位後,佔據哈密的北元肅王安克帖木兒前來歸附,他也只是設置了個哈密衛,並未派兵駐紮。

  到後來諸位大明帝王,奉行收縮戰略,致使吐魯番攻佔哈密,再次與大明分離。

  直到前不久,林丹汗統一蒙古各部後,將與明朝交界,包括哈密在內的部分蒙古南部疆域,劃歸明廷。

  朱由校這才重設哈密衛,並派京營遊擊周遇吉領衛指揮使,帶兵駐守。

  此時,信王站在哈密衛城的崗樓上。

  看著遠處蒼茫起伏的天山,和城外被風沙侵襲後依然挺拔的胡楊林;

  回想起這些華夏千年來中原王朝在哈密這要衝之地的得與失,感慨不已。

  如今自己的大哥,大明天啟皇帝,他有著比以往歷代君王更廣闊的眼界,更雄偉的鴻圖。

  西域之地,不過是大哥眼中的一碟小菜而已。

  大哥所圖的是整個西方世界。

  那些覬覦大明的西方人,他們從大明盜走的一切,都將會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