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你先別登基容我詐個屍 作品

第858章 掩護本將登船,活捉敵酋


                 這“小道理”是鄭芝豹在島上閒著沒事的時候,鼓搗道理火箭炮時候,想出來的主意。

  他認為道理火箭炮那麼多火箭筒,如果能單拆一個出來,士兵扛著直接發射,那將大大提升大明單兵作戰威力。

  於是,半年前,他將自己的想法上報給朝廷。

  朱由校看過工部遞上來的奏摺後,不由樂了。

  這功能不妥妥的rpg嗎?

  沒想到這個想法竟然是由鄭芝豹這小子提出來的。

  朱由校認為可以搞一搞,直接將69式火箭筒設計圖給畫了出來,取名小道理。

  對於製造過承影、龍舌、龍炎和迫擊炮的工部老匠人來說,製造最簡易的火箭炮並不算什麼難事。

  劉光啟一拿到圖紙便安排匠人鑄件組裝。

  一週內大明第一個帶彈的火箭筒成形。

  之後經過三個月的調試,不斷調整了炮彈內各成分含量的比例,以及調試發射接卸部分的精準等方面。

  在炮彈威力、射擊精度和射程距離等三方面都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後,敲定了最終版本。

  並投入小規模量產,火箭筒50個,炮彈1000枚。

  因為是鄭芝豹提出的構想,所以先生產出一批來給他這邊投入使用,在看看反饋情況。

  半個月前,這批“小道理”才剛剛抵達臺灣。

  他已經練了半個月了,今天終於能夠派上用場真正實戰。

  叫他怎能不激動,不興奮呢?

  此時,柴油機速度放慢不少,漸漸進入距離敵艦三百米範圍之內,速度降到最低。

  那些掉頭行駛的荷蘭戰艦周邊都是中炮燃燒的戰艦。

  鄭芝豹弓步站在船頭,肩扛著“小道理”,烈火照耀下,透過瞄準鏡將敵艦看得很清楚。

  他瞄準了當中個頭最大的佈雷德羅德號。

  “紅毛鬼子,吃小爺我一炮!”

  他說罷,打開保險。

  又做了個深呼吸,最後全神貫注瞄準,在瞄準鏡的視線裡,隨著規律的海浪上下晃動,找到了最佳時機,扣動扳機。

  只聽嘣一聲巨響,一陣煙起,一顆炮彈拖著小小尾焰激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