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二八六章 失速尾旋;大難不死?

  接連遇到這樣大的震天變故,恐怕再冷靜的人也沒法保持淡定了。

  皇帝父子一個卒中一個墜機,都是九死一生。

  所以朱泠婧現在的臉色可謂十分難看,明明沒有掉眼淚,卻比當年死了駙馬時還要難看得多。

  見她這般模樣,負手而立的高慶魁平靜地開口道:“有個好消息,儘管飛機失控落水,但飛官操作得當,並未機毀人亡,太子尚在,沒有罹難。”

  聞言,朱泠婧猝然就覺著一陣暈乎,連忙扶住了旁邊的門框,差點兒一個踉蹌摔倒,。

  得虧年輕身體好,否則換個心臟不好的人,大悲大喜大落大起,怕不是要當場暈過去了。

  位於斜前方的林羲苦笑著說:“殿下,這是才將送來的消息,派去搜救的飛艇(水上飛機)已經到了,除二人失蹤外,其餘十一人全部生還。”

  “……”朱泠婧張口欲語卻說不出話,躊躇了好一會才吐出了一句話,“上天眷顧,不幸中的萬幸。”

  “此次事故太蹊蹺了,怎麼就出事了?”焦躁的李光遠敲了敲桌子,“怕不是有人蓄意謀害。”

  “世事難料,不像是陰謀,太子是緊急歸國,這可是臨時起意,就算倭國有人預謀已久,也不可能反應過來。”餘慎華否認了他的猜測。

  “我也覺著不似刺殺,臨時變卦、突然改變行程是防範刺殺的好辦法。”謝沁瑞沉吟道:“當然了,也說不準,畢竟那是在東京,在真相查明水落石出之前,猜測是不能當真的。”

  林羲皺眉道:“眼下這些都不重要,先考慮軍隊,假稱演練待命維持不了多久。”

  李光遠覺著這不算難題,不以為意地說:“那便順勢而為唄,把陸軍那倆師調離京畿,讓他們去外地操演一陣子。禁軍各部解除戰備,照常即可。”

  “要不這樣,禁軍各部切一半,對半分,一半人馬也調去外地?”有人建言道。

  聽到此話的林羲被氣笑了,也不顧同僚之間的面子了,直接不留情面地反擊道:“你要不想想你說的什麼話?禁軍都信不過,那這大明朝廷今兒就解散得了。”

  朱泠婧對內閣成員們的交談不感興趣——既然兄長福大命大,那一切都還好,仍在可控範圍之內。

  父親年紀不算小了,母親病逝後他的身體狀況就一直不咋地,此次突發急症雖然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純粹理性的衡量與評判,皇帝現在駕崩的算是恰到好處,不早不晚。要是等到戰爭爆發以後再去世,戰時進行權力交接只會有更大的負面影響。

  “既然如此,本宮就先回府了。”

  “殿下慢走。”

  把陸軍第三師和第四師調去外地,這樣的舉措在朱泠婧看來實在是多此一舉,上次第四師出了兵變以後就已經被嚴格清查了一遍,全部在京部隊同樣如此,幾乎不可能出岔子。

  有時候,年輕人的確很難理解年長者的一些“穩妥”之舉。

  當日晚上七時,載著朱立鍥的水上飛機降落在了海軍基地,他被立刻送去了上海府立第一醫院。

  兩根肋骨骨裂、體表多處挫傷瘀血、三條暴露創口、輕度腦震盪,檢查過後的結果讓醫生們都為之驚歎。

  很難想象遭遇空中浩劫還只受了這麼輕的傷,實在是上天眷顧大明啊。

  “大謬,明明是天公不作美才致使失事,能夠倖存純粹是人之功。”正在接受創口縫合的朱立鍥對於醫生們的唏噓十分不屑。

  總之,一封冗長的電報被髮去了朝廷,一言以蔽之,就是“太子傷勢很輕,修養幾天即可痊癒”。

  一切似乎都只是讓人虛驚的意外。

  翌日,這是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氣溫還沒升起來,正欲前往太醫院探視皇帝的朱泠婧卻被突然喊住了。

  滿臉惶然的蘇依依快步走來,吞吞吐吐地說:“殿…殿下,太子…突發高熱。”

  “因驚厥所致?”

  “不…不是的,是染了病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