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四四二章 遷徙澳洲大陸?大明人力加密方式

  但實際上,通過一些巧妙的技術手段仍然可能破譯、解讀其電訊,東梢間的測試小組預估可以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完成大約九分之一的內容解讀;如果對方交流頻繁、內容冗長,那麼解讀的效率還會增加。

  “所以……”若有所思的周長風頷首道:“所以現在國朝使用的電訊加密可靠性高嗎?”

  沒等晏源松回答,那名中校就笑道:“周待詔,如果可靠性低那咋可能採用呢?”

  不過晏源松卻頗為認真地說道:“凡事沒有絕對,周長官,職只能說大體上是可靠的,破譯難度很大,但還是必須定期更換,最久不宜超過六個月。”

  破譯並非一破全破,實際上很少出現完全破譯的情況,但一封重要電訊中只要有幾分之一的內容被解讀出來就會洩露大量有用信息了。

  大明海軍採用多種密碼,低級密碼只在戰術通訊時使用,意義不大,因為這種情況下甚至可能為了爭分奪秒而直接使用明碼發報。

  高級密碼則是上下交流命令使用,以“負傷的周長風乘坐飛機前往陸戰一旅駐地”為例,其加密步驟為:

  第一步,先把特殊名詞轉化為代碼,周長風的代碼有220、301、765三種,陸戰一旅的代碼亦有2718、0230、5552三種。

  在使用時是完全打亂使用,第一行的周長風是220,第二行可能就是765。

  第二步,為代碼添加隨機的附加數331,那麼220會變成551、2718會變成3049。

  第三步,再把其餘字句通過密碼本變成數字,最終得到一大篇的數字。

  第四步,找到整篇電訊中出現頻次最多的一個詞,用黑話或方言進行隨意的替換,比如“負傷”出現最多次,那就隨意的把某一段出現的“負傷”換成“掛紅”。

  從而混淆敵人的判斷——越是頻繁出現的字句,越是容易成為突破口。

  為了進一步增加破譯難度,每一次更新均會下發甲本、乙本、備用本這三本密碼本。

  一三五七等奇數日子使用甲本,二四六八等偶數日子使用乙本,如此一來敵人截獲的電訊內容等於減半,越發的難以尋找規律。

  相比起更加泛用、方便、高效的密碼機,大明海軍採用的這一套加密方式非常繁瑣和低效,甚至可以說有點原始。

  機械式字母密碼機使用時只需輸入內容就會自動加密,而這一套操作卻基本依賴於人力,加密發送和接收解讀相當耗時費力。

  即使是最嫻熟的老練譯電員,加密和解讀的速度都要比密碼機慢上十幾倍。

  當然了,這一套加密方式得到的電訊破譯解讀的難度是比較高的。

  與之相比,歷史上日本人採用的是將日文轉變為日語羅馬字,然後經由仿製的九一式密碼機進行加密。

  九一式密碼機的技術來源除了商業型號恩尼格瑪密碼機一說外,另一說法是來自於瑞典哈格林公司,但因為瑞典人知道日本人只是來剽竊技術而不會大量購買,便用簡易低配版把這些窮鬼給打發走了。

  【配圖】

  周長風點了點頭,“行,這樣的話我就放心了,不過還是不能大意,勤更換才是最保險的。”

  正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對了,你們對美國密碼的破譯成果怎麼樣呢?”

  晏源松不以為意,輕鬆道:“外交密碼好解讀,幾年前就把‘灰色’外交密碼全盤破解了。”

  周長風指了指周圍,“那這些是……”

  “各個無線電偵聽組截獲的美海軍通訊電文,都彙總在這裡了。”

  “嘶……進展咋樣?”

  “忙活了大半個月,剛有點起色,估計再過幾天能有個小突破吧。”

  “一點有用信息都沒解讀出來嘛?”望著周圍的一沓沓稿紙,周長風有少許失望。

  “只有一些出現頻次較多的字詞比較有把握,呃……”晏源松遲疑了幾秒,接著說:“眼下大體能確定的是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它似乎已經出海了。”

  “啊哈?就只是一艘航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