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的卯金刀 作品

第三百零四章 確定目標


                 不論劉泰到底是選擇荊州,還是選擇徐州至少劉泰自己倒不用繼續揮兵南下,對於溫嶠等人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大漢的正式建立,必然伴隨著越來越是正規的秩序,劉泰作為整個大漢的核心,身為漢王,在已完成第一步戰略的情況下,自然不需要再以身犯險。

  所以便陪著周平與習參軍對對投降的士卒進行整編,但王桑還是被劉泰派遣去支援趙安。

  因為相對趙安這種機動兵團,王桑的軍隊相對來說更加擅長打陣地戰。

  同時一直以來王桑在劉泰的軍隊中都是負責駐紮前線的,所以這次讓他駐紮豫州。

  甚至如果能能咬下南陽盆地,那就算駐紮在荊州也無所謂。

  而王桑對劉泰的這安排自然不反對,畢竟他自己一直都是幹這活,經驗可謂十分豐富。

  反正到了地方後,安撫當地百姓,把他們都能爭取過來,在打守城戰時,嘴巴一喊“對面來搶你們現在的土地了”這些百姓那可比自己麾下士卒都要來得玩命。

  所以,讓王桑支援趙安,鞏固豫州絕對足夠了,劉泰並不擔心豫州方便的事。

  甚至要擔心,若王桑與趙安打得太兇了,一口氣打到荊州怎麼辦。

  畢竟自己手上的人才儲備是有限的,如果自己不能在底層安排足夠基層人員,那失去朝廷管轄的權利空間就會被世家給重新拿回去。

  戰爭這場物理革命之不能清理好手尾,以後到了和平時,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可比自己戰爭的時候所需要支付的代價更大。

  不過,一般上來說就算這兩人再怎麼樣瘋狂,面對襄陽城怎麼也要停下來。

  而且劉泰相信王敦再怎麼說也是造反成功了,不指望他能反撲,但守住襄陽城應該是能做到的。

  至於劉泰自己,則開始梳理兗州,兗州與隨州的政治,一處處的地方需要府兵駐紮,個個的郡縣需要官員任免,當初那些考上了科舉的傢伙們,就看他們有沒有膽子過來做這裡的縣丞或者縣令。

  至於所謂的三年的考察期,自然因為攻下了新的土地,所以考核期縮短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個政治團體在上升期時候所帶來的紅利。

  而且這裡到底是劉泰剛剛拿下來的區域,再加上祖約與桓宣是投降過來的,所以自然而然會留下了很大一部分的世家舊勢力。

  這就需要這些科舉制度考上來的傢伙,好好扛一扛了。

  同樣的,苟純也不要再在北方晃盪了,一起過來好好普查普查當地世家。

  趁著自己還帶著大軍在這裡坐鎮,好好過濾一次,自己也帶著軍隊準備好好屠戮一次。

  這裡的世家,沒像北邊那邊的世家一樣,經歷過自己的屠刀。

  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底線是什麼,肯定會有世家在自己劃定的紅線上跳來跳去。

  這種事情,自己來做就未免丟了面子,自然需要苟純來幫助自己,把這些不給自己面子的世家好好認錯,讓他們全族下輩子別再這麼不長眼睛了。

  可以說,順利收服李矩祖約與桓宣,讓自己避免跟南逃流民組織發生正面戰爭,但失去了戰爭的洗禮,也就是去了合理剝奪當地世家豪族財富的手段。

  如果劉泰現在率領的是府兵制的士卒那麼在這時候士卒們早就暴亂了。

  沒辦法府兵制制度下的士卒,士卒聞戰則喜,因為基本上戰爭結束後所有城市都是任由士卒進行劫掠,所以士卒們的士氣相當的高,打起戰爭來也都非常豁得出性命。

  但如果戰爭結束之後不允許士卒劫掠,就算李世民這種百戰百勝的統帥,也需要自己拿出錢糧,來安撫士卒才行,至於其他將領更按不下士卒的這股兇性。

  就好像侯君集劫掠高昌國一樣,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侯君集治軍不嚴,但實際上換了唐朝任何一個將領,只要是領著府兵去的,那都只能攻破高昌國都之後進行劫掠。

  而現在劉泰的軍隊是戰卒,有著漢家思想進行灌輸,對比起這個時代的其他思想也未必高不到哪裡去,但這讓他們攻破了城池之後,對漢族會稍稍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