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貢生 作品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定不負張師栽培

  一切都通過張週一個人的口述。

  官職什麼的以張周所給的官牒和敕令為準,王瓊會以右僉都御史兼戶部郎中身份,巡撫偏頭關,主要職責是給秦紘籌備糧草,負責重修關城,還有就是負責火炮維護保養方面的問題,連硝酸甘油的製備,也會由其來負責。

  眼下硝酸甘油因為有硅藻土的加持,已經能廣為製造儲備,但在安全性能上仍舊需要加強,也都是就地製備,而不會長途運送。

  這些事,都需要王瓊去完成。

  “是。”

  王瓊沒有覺得自己官職有多高,在張周這個名義上的“從一品”都督同知面前,他一直是把自己當成屬下的。

  張周手放在王瓊肩膀上:“王郎中,一切都靠你了。”

  其實張周知道,就算現在不跟王瓊明說,王瓊也該猜到個大概,突然說要去西山演炮,還不帶朱暉、朱輔和張鶴齡他們,擺明是有貓膩的。

  而張周所給的一看就是規制非常高的敕令。

  張周的話,更像是一種鼓勵。

  王瓊點點頭:“在下這就去準備車馬。”

  “嗯。”張周點頭,“在京的火炮,該調的都會隨你們同去,這也是為驗證火炮的威力。至於重炮,則會遲幾日運到……”

  重炮畢竟噸位太大,運送起來沒那麼方便。

  張周跟朱祐樘所商量的,是重炮的運送要等王瓊和朱鳳到職之後,可以跟著秦紘一起去,總歸現在當務之急要穩住偏頭關的局勢。

  偏頭關跟別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城牆都是破的,再加上火篩在那裡吃了大虧,韃靼人也虎視眈眈。

  ……

  ……

  王瓊辦事效率很高。

  張周心說,也不愧為未來一代名臣,選得也果然沒錯。

  重點是……這個人他“虔誠”啊,如果連攀附這一套都不會,光靠他張周現在的聲望,一般的文官會給他面子嗎?

  張周也在琢磨。

  你幹好了,就讓你當王越二號,幫你得爵。

  如果你不喜歡巴結我,還像文官那樣對我貌合神離的,我幫你個鬼。

  親疏還是有別的。

  誰說到了大明,一定要唯才是用的?給自己培養敵人嗎?

  “張兄,今日是彤兒她們競標的日子,其實我想去看看再走。”王瓊那邊在準備了,朱鳳這邊則……

  張周拿著給朱鳳的敕令,差點想直接甩在這小子的臉上。

  張周沒好氣教訓道:“你要當扶不起的阿斗嗎?”

  “啊?”

  朱鳳還不以為然。

  自己就是南京城裡紈絝大少,硬生生被張周提攜成了軍中“悍將”,朱鳳早就覺得自己力不能支,想撂挑子了。

  張周道:“你知道為何讓你去西山嗎?”

  “不是演炮嗎?”朱鳳一臉迷糊。

  你說是演炮,我就當是去演炮,我對你如此信任,難道你會騙我不成?

  張周囑咐道:“到了地方不要逞強,一切都以穩守為主,至於一些佈局、佈陣的事,我給王瓊都做了指點,他會協助你去完成。如果再有不明白的……要聽調遣。”

  “調遣什麼?”朱鳳臉上還是寫滿了問號。

  張周對一旁偷笑著的劉瑾道:“劉公公,他再有不懂的,你多提點了。”

  “是。”

  劉瑾現在自我感覺可良好了。

  看看朱鳳這貨都能混出名堂來,我如此大的抱負,能比他差?

  看我去偏頭關力挽狂瀾給你們看看。

  ……

  ……

  朱鳳和王瓊匆忙上路了。

  研武堂的事情並沒有停歇,研武堂第一批的學員只負責學開炮,沒有其他軍事理論知識教授,而第一批學員除了朱輔從延綏回來晚一些學得不夠好,就連張鶴齡這樣的都快要出師。

  就算現在王瓊和朱鳳兩個實操的教官走了,也並不會影響到日常教學進度。

  “張侍講,是說西北出了重大變故嗎?”

  張周這邊才把王瓊他們送走,這頭王守仁走到張周這邊來。

  這還是王守仁被抽調到研武堂之後,第一次主動跟張周談及教學之外的事情。

  張周笑道:“從何說起呢?”

  王守仁道:“據說王郎中和安邊侯二人是要去西山演炮,但據說一次帶去三十多門火炮,如果加上之前就調去西北的……估計一次也有六七十門炮能用上,這麼多火炮……以在下看來,都是往偏關調運,或許是偏關有何變故。”

  “朝廷還沒公佈呢。”張周也沒遮掩什麼。

  沒公佈,就別瞎猜了。

  回頭消息再走漏了,別人還以為你是王守仁對外洩露的呢。

  王守仁一聽這話,便大概明白到事情原委,閉上眼道:“在下生平志願,便是此生有機會厲兵秣馬,與王威寧並肩作戰,看來心願已無法達成。”

  說話之間,王守仁眼睛裡似乎噙著淚。

  張周也看出來。

  王守仁這是真的把王越當偶像,才會有這般“生不逢時”的感慨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