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貢生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半吊子的外交官

  就算你女兒被張秉寬給矇蔽了,你個當老太太的人生經驗豐富,連張秉寬都沒見過,總不會被張秉寬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吧?

  “那……我這就去……”沈祿拱手後便急忙告退。

  ……

  ……

  研武堂在京的衙所。

  張周到了地方,馬上差遣,讓人去把正在京營檢查保養火炮的唐寅叫過來。

  “為何是我?”

  當唐寅知道,自己要被作為使者,前往遼東調查潢水一戰的軍功和戰機等事,他心中是無比抗拒的。

  或許是唐寅那種懶惰的性情作祟,唐寅並不想出去奔波,也因為去西北一趟,把他折騰不輕。

  而且怎麼看,遼東這一行,也是個出力不討好的辛苦差事。

  張周道:“伯虎,你覺得我不讓你去,誰去更合適呢?”

  “不是還有利瞻嗎?”唐寅也倒敢說。

  “呵呵。”張週報以嘲弄一般的笑容。

  唐寅似乎瞬間就明白了。

  同樣是辛苦差事,張周為何要勞動自己的大舅子,而放過他這個“外人”呢?

  二人說是師兄弟,但根本是他打賭輸了之後,不得不拜到張周門下的,張周能是出自善意?有折騰他的機會,肯定會把事給他安排上啊!

  唐寅好像明白過來,這次自己是跑不掉了。

  張周道:“利瞻多是負責工礦上的事情,他畢竟是工部職。而你則不同啊……此番你去遼東,我還有個重要的差事給你……由你配合遼東各地的人馬,再打一場。”

  “什麼?”

  唐寅之前還只是心中澎湃,這次乾脆人都快站不穩了。

  折騰人也要有個限度啊,張某人!

  勸你善良。

  唐寅道:“朵顏三衛不是已經西退了嗎?再出兵,也不會從遼東出了吧?”

  “哦,跟草原無關。”張周隨手拿起書桌上的一本冊子在看,也不知道是幾時擺在那的,他已經有很多天沒來過自己在研武堂的公事房,這地方也只是他諸多辦公的衙所之一,的確是顧不上,“是建州衛。”

  “這……”

  “殺雞焉用牛刀?本來我是想讓朱知節跟你一起去的,但又思忖了一下,覺得朱知節這小子最近情緒太多,就怕他打不了硬仗。這次要收拾一下建州衛,其實也沒多大的麻煩,就是配合朝鮮國的國王給上的奏疏,請求大明教訓和喝止建州衛的擴張行為!”

  “朝鮮?”

  唐寅發現,自己腦袋瓜的確是不太夠用。

  “伯虎你是不是覺得,現在遼東已經天寒地凍,不適合打仗了呢?”張周問道。

  唐寅想說,你都知道了,還問?

  張周道:“打仗這東西,就是要趁敵不備,正好我這邊有一批軍需物資,順帶讓京營的人跟你一同去遼東,送過去。說好了以後遼東防線乃重中之重,自然也要抓點緊。”

  唐寅問道:“那張侍郎的意思,以後我……不回來了?”

  “辦完差事就可以回來了。”張周道。

  唐寅突然想到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問道:“朝鮮要跟大明配合出兵嗎?”

  “可能是吧。”張周笑道,“你是不是對出使朝鮮之事,充滿期待?”

  唐寅心中一萬隻曹尼瑪路過。

  他心中大聲在喝罵,你張秉寬是個瘋子吧?大冬天的你居然讓我出使朝鮮?這是人乾的事?而且很可能還要穿過建州衛所控制的區域……讓我代表大明,去跟朝鮮商議聯合出兵攻打建州衛……這簡直比殺了我還令人難受啊!

  張周看到唐寅那陰晴不定的臉色,略顯失望道:“大丈夫要有所擔當,不要有什麼事就想著退縮。除了一批軍需之外,我還打算再增加一百門重炮到遼東,配合此戰。”

  唐寅繼續無語。

  張周道:“遼東將士都巴望著軍功,這次你也可以過去犒賞三軍,贏得聲望之後,下次遼東巡撫再換人時,不就有你的機會了?”

  唐寅問道:“能換別人嗎?”

  “不能。”唐寅問得直接,張週迴答更乾脆,“此事非你去不可,但你可以挑選扈從,可此事事關機密,有涉及到國書等,必須由你到了朝鮮國之後,見到朝鮮國的國王,才能呈現。”

  唐寅咽口唾沫:“還有國書?”

  那能叫國書嗎?

  那應該叫催命符。

  被建州衛的人發現,還有命的?

  張周笑道:“伯虎啊,仁義禮智信你說你佔了哪樣?我是看上你什麼了?讓你加入到師門?有沒有點擔當?”

  唐寅聽著很彆扭。

  明明是在罵我和數落我,為什麼是笑著說的?

  而且說的時候,這麼正大光明絲毫不避的,就因為你是師兄,就可以這麼教訓我?咱倆可都是同年進士好不好?

  “明天就走,走之前讓你去面個聖,由陛下親自給你安排差事。”

  張周道,“此戰不為師出有名,只為結果得當,以後大明要吞併那些不聽話的番邦異族,也就無須再講什麼道理。正如韃子也從來不問情由便寇邊於我大明,劫掠百姓一樣,這次也輪到我們大明不講情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