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貢生 作品

第四百七十五章 責任與負擔

  他心知這基本上就是朝中閣老尚書都深感榮幸的待遇。

  “林員外郎如此年輕,初入官場,未來便有如此好的前途,實在是令人豔羨,以後還要多承蒙照應。”李榮非但沒擺架子,反而是轉過頭讓林庭來照應他。

  林庭急忙拱手道:“李公公客氣。下官還需您多加指點。”

  “言重了。”李榮笑眯眯道,“咱家已年老,不過是趁著半身入土時給陛下多盡一點預餘力,比不上林員外郎這樣朝氣的年輕官員。將來大明朝的朝野還需多一些您這般的年輕後起之秀,想您深得張先生的真傳,別看現在官品不高,但能得信任,晉升都是早晚的事。”

  林庭面色多少有些尷尬。

  聽李榮的意思,能得到推崇,還是全看在張周的面子上。

  李榮繼續往前引路走著,卻也是多有感慨道:“今日之前,誰曾能想到,張先生早就佈局好了一切呢?”

  林庭道:“下官也是才剛知曉。”

  “呵呵。”李榮笑道,“此等機密,想來只有陛下跟張先生曾有商議,囑咐到西北地方去佈置,知曉的人多了,此等大事如何能成?就如同偏關那一戰之前,誰會想到會有那般的激烈?時咱家不過是在私宅府上,聽說此戰之後,那是震驚不已,大明開國以來也未曾有人敢跟蔡國公和威寧侯一般,用一座關隘換一場大勝。”

  林庭心想,你是說張秉寬和王威寧二人都是瘋子唄?

  李榮道:“哎呀,但咱家又在想,跟先前偏關一戰不同,這寧夏之地如今也無名將。還有……若是真有天大的功勞,是應該給誰呢?卻說那位以憲官巡撫寧夏的那位,可不是張先生的人啊。”

  林庭道:“既是為大明效命,何在意是由誰舉薦的呢?”

  “嘖嘖,要不怎麼說張先生,還有他所賞識之人,都豁達呢?可就怕有些人得了功勞,也不領情。”

  李榮儼然之間完全是在為張周著想。

  楊一清很可能是“白眼狼”,畢竟人家是傳統文官派系的,現在有個天大的立功功勞已經擺在了楊一清面前,如果楊一清把握好了,成為大明第二個新建伯也不是沒可能,文官直接封爵……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這種機會也能落到非張周派系的人手上?

  李榮又笑道:“希望林員外郎早有一日出外領兵,回到研武堂,既是幫大明培育英才,也是鍛鍊己身。”

  林庭又急忙恭敬道:“多謝李公公提點。”

  “嗯。”李榮點頭,對於林庭這樣世家出身懂禮貌規矩的子弟很欣賞,笑道,“待林員外郎將來領兵時,希望咱家能有幸見到。沒幾年可熬了。”

  ……

  ……

  當晚朱鳳給林庭接風洗塵,張周沒出現。

  朱鳳帶林庭去聽戲,但林庭顯然心思不在此,他是有家室的,回到京城也意味著可以過幾天清靜日子。

  “利瞻兄,我這裡有好酒,你多喝兩杯,你要是覺得好,回頭我給你送兩壇。”

  朱鳳請林庭吃飯,目的就是為了喝酒。

  林庭推辭道:“旅途勞頓,飲不得多少酒水。”

  “別啊,你也別擔心,研武堂平時是不讓喝酒,但如果來日沒什麼教習的差事,喝一些也無妨。”朱鳳笑著給林庭倒酒,“這次我是替張兄來接待你,他是個大忙人,平時很少能瞧見他的面。”

  林庭見朱鳳熱忱的樣子,不由問道:“西北用兵,安邊侯知曉多少?”

  朱鳳問道:“是說保國公領兵的事嗎?張兄說了,那與我們無干,咱喝咱的酒,他們打他們的仗,天塌了反正不用我們去頂。”

  林庭面色驚訝。

  心裡在琢磨,莫非在寧夏陝西的佈局,蔡國公連安邊侯這樣的心腹都沒告知?

  我知曉秘密,豈不成了揹負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