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運亨通 作品

第1728章 家規

  趙秋偉沉聲道:“劉書記說的這些,未免有點聳人聽聞吧?”

  劉浮生反問道:“哦?我有什麼地方說的不對?還請秋叔指教。”

  趙秋偉說:“同源同姓,自然團結一心。族長是族人推舉出的,所做所為,自然能夠得到族人的認同。宗族之內,以族譜為紐帶,族人和睦相處,也是人之天性。”

  “這些和社會團體不同,更與那些為了追求利益而湊到一起的團體,有著天壤之別。”

  劉浮生笑道:“難道宗族就沒有共同利益?”

  趙秋偉說:“親族關係,血脈相連,遠在利益之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宗族親情面前,金錢如同糞土,只要大家遵守國家法律,就沒什麼不妥吧。”

  劉浮生說:“秋叔別誤會,我知道宋村的老百姓,都是守法公民,我說的這些,只是個人對宗族關係的淺見而已……不過,我想問問秋叔,如果宋村的居民,做出違法的事情,趙家是按照族規處置,還是把他交給政府,按照國法處置呢?”

  趙秋偉拍著胸脯,剛要說話,劉浮生就提醒道:“秋叔,這裡是趙家祠堂,面對列祖列宗,您得說實在話啊。”

  趙秋偉臉色一變,劉浮生這句話,倒讓他猶豫起來。

  他很清楚,自己說什麼,列祖列宗都聽不見,可週圍這些族人呢?他們全都能聽見啊,如果自己說出違心的話,傳揚到外面,對個人聲望將會非常不利。

  不過,趙秋偉為官多年,也不可能輕易的,被劉浮生用這種手段制住。

  他呵呵一笑:“劉書記,您來宋村是辦案的嗎?我們宋村如果有誰與那件縱火案有關,您就直接跟我說,我會親自把他抓起來,送到公安部的專案組那裡,任憑國家發落,絕對沒有二話。”

  劉浮生搖頭說:“秋叔,宋村跟縱火案,沒有任何關係,我只是想到此前去洪村時,正是由於洪家人出面阻撓,才導致專案組功敗垂成。”

  “說來慚愧,有那麼一瞬間,我甚至覺得,自己的能力,確實很有限,不如回燕京,向高層承認錯誤,請他們派遣調查組和武警官兵,徹底解決潮汕地區的亂攤子。”

  短短几句話,兩人機鋒畢露,激烈交手。

  趙秋偉眯著眼睛說:“劉書記是青年俊傑,怎麼可以妄自菲薄?剛才您說的,應該是洪浩天自殺那件事吧?”

  劉浮生說:“沒錯,那個洪浩天,很可能參與了縱火案,即便不是主謀,也能為專案組破案,提供重要的線索,可惜,洪村人為了維護宗族的利益,集體阻撓公安部的同志們辦案,最終導致洪浩天畏罪自殺,斷了破案的線索。”

  趙秋偉聽完,臉色一沉:“這個洪承禮,也太胡鬧了,這件事,事關潮江三市的所有老百姓,他這個決定,做的太草率,太沒有大局觀了!可惜我沒在江頭市,否則一定要問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劉浮生說:“秋叔別生氣,我反思自己把這件事搞砸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潮江地區的宗族規矩不夠了解,所以才跑到宋村,想跟您聊聊。”

  “據我所知,洪承禮和洪浩天的關係不算太近,在其他地方,這種情況很難想象,可在洪村,不但洪承禮,就算是路人,也會無條件的支持洪浩天,這種情況,看似是族人相親相愛,實際上卻是互相傷害了啊。”

  趙秋偉聞言,陷入了沉默。

  劉浮生說的這種情況,不單是洪村,潮江所有宗族,都不會眼看著外村人欺負自己的族人。

  這句話,他不好接,搞不好就把自己套裡面了。

  祠堂的氣氛,變得很微妙。

  劉浮生暗暗點頭,趙秋偉能當上趙家的族長,果然很有一套,這份城府和謹慎,尋常人絕對無法做到。

  想到這裡,劉浮生打破尷尬的氛圍說:“秋叔,我今天過來,不是想跟您講什麼大道理,只是希望您能出面,幫我穩住潮江的局勢。”

  趙秋偉笑道:“劉書記,咱們在電話會議中,已經聊過這個問題了,我再次表態,無論如何,我都會全心全意的支持您的決定。”

  “我在暨陽市的執政理念,就是穩定,便民,雖然沒有什麼耀眼的政績,卻也給暨陽市的群眾,帶來了一些便利之處,最起碼,在我的治理下,暨陽市大大小小的宗族之間,始終沒有鬧過什麼矛盾。”

  劉浮生微笑道:“確實如此,趙家作為暨陽最大的宗族,秋叔您又是暨陽市的市委書記,有您和趙家的震懾,別人怎麼敢造次?不過,秋叔您也不能一直都擔任市委書記,如果換了別人,族權和公權都握在手裡,恐怕就沒您這份心性了。”

  “比如江頭市的陳家,就與粵東省的某些領導,過從甚密,秋叔,您應該很清楚,我說的是什麼事吧?”

  趙秋偉苦笑道:“劉書記,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問心無愧,很多事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啊。”

  “真的問心無愧嗎?”

  劉浮生淡淡地說:“我今獻上三杯茶,再將茶名稱宋種。祖祠後方鳳凰茶,三株老樅叫宋種。宋種茶籽年年種,宋種子孫代代興。宋種含有大忠節,宋種含有將軍情。宋種含有大俠義,宋種含有真精誠。宋種不懼風霜雨,宋種英明傳不停。烏龍鳳凰祖宗情,龍鳳恩德記分明。三姓四親伴宋種,同氣連枝保安寧。”

  趙秋偉臉色一變:“劉書記,你怎麼知道我們趙家的族規?”

  劉浮生笑道:“我還知道,趙家興起於南宋末年,曾在景炎年間,抗元守城,忠肝義膽,景炎三年,潮江府城被元軍攻破,元兵屠城三日,血流漂杵,浮屍百萬。”

  “陸秀夫帶著小皇帝投海而死,趙家倖存的後人,在烏東山上,守護昔年小皇帝口渴時,用來解渴的,形似鳥喙的樹葉,即為宋種的三株茶樹。”

  “時至今日,鳳凰單樅中的宋種,已經名傳天下,人人都知道,偉人都愛喝這個茶。那麼偉人為什麼愛喝它?我想,除了此茶的口感之外,更是因為它蘊含著,忠君報國的思想。”

  “趙家的家規,要求子孫後代,忠君報國,濟世安民,可不是小富即安,獨善其身啊,秋叔,我說的對嗎?” 網站公告: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網站轉碼內容不完整,退出轉碼頁面。或者下載無廣告閱讀愛讀免費小說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網站轉碼內容不完整,退出轉碼頁面或者下載愛讀免費小說更好體驗,更快更新敬請您來體驗!!!! 愛讀免費小說 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