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章 我,神童,打錢!

  鄭叔清對著方重勇攤攤手,想表達的意思已經再明白不過。

  他是病急亂投醫,可胡亂攀咬也是要講基本邏輯的。他就是發現自己亂搞的邏輯很幼稚,只怕會讓李隆基最後動殺心,所以才想在方重勇身上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打開突破口。

  有橘麻麥皮,他現在不知道當漿不當漿。

  “使君,你可以相信我,幫你渡過難關。”

  方重勇再次對著鄭叔清深深一拜說道。這不是他認賊作父,而是對方已經動了殺心。沒有誰會在乎自己要不要碾死一隻螞蟻!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除非那隻螞蟻非常牛逼。

  “就你?也配幫我渡過難關?你憑什麼呀?”

  鄭叔清彷彿聽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話一樣。臉上的冷笑都快撲到方重勇身上了。

  眾人都傳言方有德之子痴愚,所以他走到哪裡都要把兒子帶著。沒想到……這位不僅痴愚,而且還挺自戀的。

  “因為我是神童。”

  方重勇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那張未長開的稚嫩小臉一本正經!完全不認為自己在說什麼荒謬的事情。

  “哦,神童啊,我大唐的神童,就算沒有一千,八百也是有的,你是哪一路的神童啊?”

  鄭叔清語氣輕蔑,不以為然的反問道,他現在只想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瓜娃子幾巴掌。

  “那不重要,使君只要知道我是神童就好,神童便是能人所不能。”

  方重勇開啟了復讀機模式,臉上一本正經不苟言笑。

  是不是神童無所謂,他只是想爭取一個活命的機會。要不然,只怕是很難走出這間別院了。

  “神童?可以呀!劉宴當年也是神童,九歲就能給天子寫頌文。你是神童,那寫首詩來瞧瞧,看能不能登大雅之堂啊?”

  鄭叔清滿臉不屑。

  大唐會寫詩的少年郎不是沒有,但能寫出華蓋詩篇的人,就鳳毛麟角了。況且詩歌本身其實是有套路與“創作方法”的,有點類似方重勇前世“命題作文”。

  唐代詩人多,除了文化氛圍外,更是因為小時候上學的課程,老師都會教他們怎麼寫詩,用什麼套路寫詩!

  聽聞這方有德之子因為愚笨,沒有上過一天學堂,要是能作詩,那絕對當得起“神童”二字。少時無師自通,那不是神童是什麼?

  只是,這一位配得上“神童”二字麼?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方重勇用童音“創作”出了一首五言絕句。

  鄭叔清立刻就感覺一股豪氣撲面而來!有如實質!

  這踏馬!真是神童啊!

  “這……”

  他立刻站起身來,不敢再小覷方重勇!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首詩不僅大氣豪放,而且隱約表達了對方“寧願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

  詞簡志大,朗朗上口很是不俗。

  “劍南戰事吃緊,我便調用夔州江關府庫,支援前線……這也是左相(李林甫)的意思。你父迂腐,又怎麼知道什麼叫國事為重呢!”

  鄭叔清又規規矩矩的坐下,輕嘆了一聲說道。

  “如此說來,鄭使君確實當得起國之干城四個字,只是……恐怕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吧?”

  方重勇呵呵笑道。

  李隆基會關心這點小事麼?或許表面上會,或許會將鄭叔清貶官。

  但用不了多久,鄭叔清就會再次起復,甚至升官入主中樞也未可知。原因很簡單,大唐是李隆基的,鄭叔清雖然做事不合法,但卻是在為國家做事,在給李隆基做事。

  開元時期的藩鎮,那可不是唐末的藩鎮啊!朝廷對其有著絕對的掌控!

  這點濛濛細雨一般的錯誤,根本不值得上心,畢竟,那稅款又不是鄭叔清拿給自己用的!只要不是勾結太子另立新君,任何事對於李隆基來說都是小事!

  “郎君確實年少有智慧。”

  鄭叔清嘆息了一聲,接著說道:“問題就出在後面。章仇兼瓊事前允諾過,若是奪取了南詔的部分土地,則劫掠地方,用以償還部分江關關稅。如此一來,夔州這邊賬面上也說得過去!”

  聽到這話,方重勇忍不住微微點頭。李林甫這一招確實厲害,先借錢給章仇兼瓊,然後讓他帶兵在邊鎮四處搶劫,得來的財貨用來還錢,最後兩清!

  國家的事情辦了,自家的事情也辦了,還拉攏了黨羽,排除了異己。

  方重勇都想大聲鼓掌給李林甫叫好了!

  “可是!章仇兼瓊派人送錢的隊伍,在夔州附近被人給劫了!就在我眼皮底下!”

  鄭叔清激動的猛拍桌案!氣得脖子青筋暴起,連眼珠子都要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