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6章 各自的麻煩


                 “這就是長安啊,好像城牆很矮,不過如此。”

  長安東北角的通化門前,方重勇抬起頭看著目測不到六米高的城牆,不以為然說道。

  他不否認眼前長安城的壯闊,以古代的生產力來說,建造這樣一座城,幾乎已經是民力的極限。

  然而,來自現代的方重勇,卻也是什麼樣的高樓大廈都見過,這裡再大大得過三峽大壩麼?

  老實說長安城的城牆有點“盛名之下”的味道。

  比自己想象中要矮很多,甚至不比夔州府城的城牆高多少!這顯然不符合帝都該有的逼格。

  此外,方重勇用腳指頭都能猜到,這種規模龐大,一眼望不到頭的城池。還附帶著這樣“不太高”的城牆,是防禦不了任何敵人的。

  防守長安城,只能禦敵於外,牢牢掌控關中四塞才是王道。一旦關中的礙口被攻破,就意味著長安城的爭奪戰要刺刀見紅!而能夠突破關中的軍隊,很顯然是不好惹的。

  “你在想什麼呢!知道這幾十里長的外城郭,多加高一尺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麼?又不是你出錢!”

  鄭叔清不滿的打斷他說道。

  “行了行了,知道了進城吧。”

  方重勇說完就往根本沒什麼人走的通化門走去,卻是被鄭叔清死死按住了肩膀。

  “通化門,直通內城,一般都是要入宮面聖才會去。或者是大臣出訪他國,皇子出巡這樣的事情。若無入內城的文書,便不可以入此門。

  內城乃是中樞的辦公之所,你一個黃口小兒,去那裡做什麼?”

  鄭叔清滿臉疑惑問道。

  “你也不能走麼?”

  方重勇好奇問道。

  鄭叔清面色一窘,隨即訕訕說道:“也不是說不能走……”

  方重勇恍然大悟,他忘了這一茬,好像路上鄭叔清提過,長安有幾個城門普通人不能走,只是沒強調說是特指通化門罷了。

  真是不到長安不知道官小啊,在地方上牛逼轟轟的刺史,來了長安也得伏低做小。

  方重勇無奈嘆息道:“天子腳下,首善之都就是規矩大,那使君說怎麼辦,總不能說鑽狗洞吧?”

  “走挨著通化門的春明門啊,就在你左手邊那個。不然你還想哪位相公從通化門出來接你進城麼?”

  鄭叔清都要被方重勇氣笑了。

  “今日方知出入通化門者,乃真豪傑也。”

  方重勇忍不住唏噓感慨了一番,氣得鄭叔清半天都憋不出一句話來,他們現在已經跟李白分開,說話不必顧忌什麼。

  方重勇一行人剛下馬車,李白就藉口說有事先溜了,並不想跟他們深交。看得出來,李白應該是來長安找貴人找當官門路的,他不想與不知根底的陌生人有什麼過多瓜葛。

  方重勇忍不住想:上輩子的時候,世人都說李白豪放不羈。結果現在人家來長安求官,大概已經找好了門路,連鄭叔清請他去長安酒肆喝酒,李白都婉拒了。

  大概是這次的門路很硬,關係很鐵,李白十拿九穩,不想橫生枝節。

  交遊廣闊這個詞,很多時候未必是褒義。

  假如李白現在跟鄭叔清套近乎,吃喝玩樂在一起。而他要找的門路,卻又是鄭叔清政敵那一派的(以李林甫的作風,這種可能性並不小)。

  那麼這一段萍水相逢的交往,就可能給李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們一行人雖然著急進城,但卻又在春明門外“堵人”。由於這是長安普通百姓及中低級官僚迎來送往的主要出入口,所以在此排隊等候的人特別多。

  春明門的“安檢”速度比方重勇預想的要慢很多,因此門前排起了幾百米長的隊伍,看得人直冒冷汗的。

  劉禹錫有詩云:平章宅裡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閒來無事,鄭叔清便開始跟方重勇科普,他們為什麼只能走春明門,不得不在這裡排隊入城,而不能走其他的門“抄近道”。

  春明門就是長安東邊的主要出入口,甚至是普通人可以走的,為數不多的城門之一。

  長安城其他大部分城門,各種理由,不太適合普通人去走。

  有的基本不開,比如說規格最高的明德門,比如說北邊靠近梨園禁苑的那三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