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1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


                 方重勇坐牛車去華州鄭縣找未來老婆,日子過得還不算太糟心。

  房子找到了,雖然不太寬敞,但好在地段不錯,在長安鬧市區,跟李隆基的住所一牆之隔,還算湊合。

  票子三千貫,雖然這點錢不算啥,在長安根本排不上號,但起碼溫飽無憂。

  馬子也找到了,雖然要過好些年才能娶回家,但基本上也是鐵板釘釘跑不掉。不至於像前世好些年輕人一樣,只能等到不得不結婚的時候,才能接盤一個“玩累了”的小仙女。

  而且如今大唐的問題雖然多如牛毛,但卻一根也沒落到方重勇本人頭上,因此他還覺得日子過得下去。

  然而,長安城內某些身居高位的人,卻感覺日子好像要過不下去了。

  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內,李隆基正在與幾位重臣商議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空出來的那個相位,到底誰來坐比較好。

  開元年間,唐庭高層基本上已經形成某種約定俗成的定製,宰相就是2-3人,不會多,更不會少。基本上每過個三四年的樣子就要換一茬。

  如今裴耀卿被罷相,再選一個人接替他的位置,也是理所當然的。

  為什麼開元年間的宰相隔幾年就要換一批呢?

  很多朝臣們認為是李隆基害怕相權過大尾大不掉,但也有些臣子認為,開元年間大唐雖然國力強盛,可問題也不少。每次出了問題,都需要宰相出來背鍋,引咎辭職。

  總不能說這一切都是天子的錯,都是聖人的錯吧?難道不換宰相換皇帝?

  所以換一個宰相,就等同於卸掉一些黑鍋,然後大唐天子就永遠是那個從來不會犯錯的聖人,這似乎更符合現實的邏輯。

  今日李隆基不想再拖延下去了,他讓李林甫與張九齡二人拿出自己的方案,各推舉一個心怡的人為新宰相,也就是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職務該授予給誰。

  群相制度雖然是一個天子配幾個宰相,但這些宰相其實按默認的規矩,也是分大小的。中書令最大,簡稱“右相”;侍中排第二,簡稱“左相”;同中書門下三品乃是皇帝需要自己喜歡的官員可以破格提拔,以制衡左相右相,因此只能排第三位。

  現在張九齡與李林甫佔了兩個位置,他們提名的那個人,就變得舉足輕重,其權重足以影響朝局了。

  類比一下,這個人選的分量,可以跟楚漢之爭時拿下河北以後的韓信相提並論。

  “微臣推薦嚴挺之入相。他是中書侍郎,熟悉政務,可以快速接替裴耀卿罷相後的空缺。”

  張九齡對著李隆基深深一拜說道。

  “哥奴,你以為如何?”

  李隆基微微皺眉,看著李林甫問道。很顯然,嚴挺之這個人並不是李隆基心目中的第一人選,至於原因很簡單。

  當初,張九齡、裴耀卿、李林甫這個組合搭夥,張九齡是負責總攬北方的軍務還有屯田的相關事宜,而裴耀卿負責改革漕運,李林甫負責撈錢,以及精簡朝廷機構,開源節流。

  如今裴耀卿不在了,其他兩人都還在,那麼朝中其實缺乏一個管理經濟運行的大臣。

  而嚴挺之與張九齡是一個衙門出來的,所擅長的政務,亦是與張九齡高度重疊。那麼如果嚴挺之入相,張九齡就必須滾蛋,因為嚴挺之就是弱化版的張九齡。

  “微臣以為,嚴挺之輕佻,不可為相。”

  李林甫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倒是引起了李隆基的興趣。

  李林甫反對這個建議不稀奇,稀奇的是他找的理由很讓人無語。“輕佻”算是什麼理由呢?

  “何出此言?”

  李隆基看著李林甫詢問道。顯然對方要是不給他一個滿意的回答,那這件事根本不算完。

  “回聖人,嚴挺之先有妻裴氏,與其和離。後又有妻周氏,又和離。再往後有妻吳氏,亦是和離收場。如今嚴挺之妻乃崔氏。

  除此以外,還有其八歲子殺其妾阿英,鬧得一時間沸沸揚揚。

  治國先治家,嚴挺之先後和離四任夫人,又有其子殺妾,足見其治家無方。這樣的人,再有才華,亦是不能為相。

  治家無方者,何以治國?”

  李林甫說完,亦是躬身對著李隆基深深一拜說道。

  這個角度好刁鑽啊!

  張九齡一時間被懟得說不出話來。不用說,李林甫早就做好功課了,嚴挺之那些破爛事肯定是真的。當然了,這點髒水還不至於說把嚴挺之搞下去不能當官,但是阻止其入相,恐怕已經足夠了。

  你換老婆換得這麼勤快,五十多歲了還在換個不停,難道不是生活作風有問題麼?八歲兒子都敢殺小妾,難道不是當爹的沒有教育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