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40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如果總是在惡鬥,最後還是需要李隆基出來調解,這樣的話,李隆基的全部精力,就被這些鬼事情給牽扯了,還怎麼甩開膀子玩樂呢?

  李隆基認為:

  皇帝富有四海,是要用天下之人力物力去滿足皇帝一人之享樂的。

  而不是一人之皇帝,累死累活馱著天下人的福祉。

  奮鬥了一輩子,還不許享受享受麼?他都五十多歲了,還有多少年可以好活?

  高力士果然很懂自己的想法。

  李隆基忍不住想道。

  “是啊,朝堂上只要有一個說一不二的宰相就可以了,要那麼多人鬥來鬥去又有什麼意思呢?”

  李隆基頗有些感慨的嘆了口氣。

  張九齡是留不得了,不如借這個機會,將其逐出朝堂吧。

  正在這時,一個宦官走進書房通傳,左相李林甫求見。

  “朕就知道哥奴一定會來的。”

  聽到這個消息,李隆基哈哈大笑道。

  李林甫想搞走張九齡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只不過一直在等待一錘定音的機會。如今,藉著周子諒這個“莽夫”,李林甫要對張九齡打出最後一擊了。

  雖然這位大唐左相,哪怕什麼也不做,也能達到目的,張九齡如無意外,也一定會被趕出朝堂。

  但是,既然可以直接幹掉政敵,為什麼要把希望寄託在李隆基身上呢?被動挨打可不是李林甫的作風。

  對於這一點,李隆基知之甚詳。張九齡很直,他要用;李林甫很奸,他也要用;牛仙客很弱,他還是要用。

  這些人都是李隆基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便只有趁手與扎手的區別,沒有善惡之分。

  心中盤算著一些雜事,李隆基讓人準備了一壺“春飲”,等著李林甫進來。

  不一會,李林甫穿著紫色的官袍走了進來,根本就沒換掉身上的衣服,還是宴會上的那一身。

  “哥奴是在宮外等了一會又折返回來了吧。”

  李隆基忍不住調笑道。

  “回聖人,確實如此。微臣想到一件事,不太妥當,特回來報與聖人。”

  李林甫很是謹慎的說道。

  “不就是攻訐張相公那點事嘛。”

  李隆基不以為意的調侃道。朝臣們互相背後說壞話嘛,都是老套路了。

  張九齡還在他面前說牛仙客的壞話呢。

  “並非如此,周子諒在宴會上彈劾李適之,其實針對的是牛仙客。但他敢這麼說,倒也並非是張相公的指使,而是背後有秘聞。明日聖人可當面問詢,必然為真。”

  李林甫一臉正色說道。

  居然不說張九齡壞話了?

  李隆基也開始嚴肅起來,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有本讖書上說: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兩角犢子,牛也!龍蛇相鬥,亂也!聖人明日逼問周子諒,他必然拿出這本書。”

  李林甫從袖口摸出一本小冊子,這是某個“無名氏”寫的讖書,交給李隆基。

  這本“禁書”在長安坊間流傳很久了,範圍也很廣。隨著雕版印刷的普及,私人刊印書籍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難度。這種“讖書”都是非法刊印的禁書,私人收藏、傳播、借閱都是違法行為!

  所謂讖書,就是那種胡言亂語的小冊子,裡面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暗示一些事情。在政治上,常常作為發酵輿論之用。

  受制於封建時代的闢謠難度太高與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很多人都信類似的東西,有些甚至還傳得神乎其神

  最出名的便是《推背圖》。

  當然了,這本小冊子逼格可比《推背圖》低太多了。

  表面上看這些只是無稽之談,但卻實實在在踩在李隆基的逆鱗上。

  “好!好!明日朕便親自問問周子諒!”

  李隆基的火氣又上來了。

  目的已然達到,李林甫毫不拖泥帶水,躬身行禮後退下。

  這一刀,便能將張九齡與周子諒一起送走了。

  李林甫靜待明日的狂風暴雨。

  ……

  開元二十五年春的一次朝會上。

  李隆基當面告知監察御史周子諒,說牛仙客在河西任勞任怨,功勞足以拜相,如果沒有其他的理由,牛仙客必定會被朝廷任命為工部尚書。

  周子諒不知是計,直接搬出那本讖書上說的“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對李隆基辯解說: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不應該將牛仙客安排在中樞當六部尚書,而是應該將其安置在地方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