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關於歷史推演測試的回覆


                 不得不單獨開一章集中回覆,因為書友們的評論太炸裂了,讓我感覺壓力山大,不得不以一種比較正式的方式談談這個問題。

  盛唐還有沒有救?我看評論區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論述方向,其實都挺有道理的。

  現在就以一種“忽略統治者主觀想法”的模式去討論。

  也就是說把歷史的偶然性發揮到極限,安祿山被腦控變成了大忠臣,唐軍高層都可以不顧家小為愛發電為國捐軀等等等等。

  我的答案是,或許某個穿越者,可以用“空間換時間”的方式,收縮帝國擴張的腳步來換取國祚的延長,安史之亂也可以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向後順延。

  但盛唐是回不去的,炸彈該爆炸的一定會爆。

  就像是我這本書的標題一樣,在盛世裡頭唱輓歌才是主題。全文主打的並不是“小方開掛救國”。

  盛唐人口的膨脹,已經快要到土地產出所能承載的極限,必定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也就是人口轉移。

  那麼這個出口在哪裡?有人說西域?然後波斯,黑衣大食什麼的……好像很遠啊,這條路別說是大唐了,就是現代大概也不容易吧?

  歷史給出的答案,就是江南、荊襄南部、兩淮甚至嶺南。人口或主動或被動,是朝著這些地方轉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