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47章 盛唐小學生

  你一個半大孩子又能做什麼?

  散官是虛銜啊,以示朝廷恩寵,能做什麼不是顯而易見的麼?

  “九歲就被授予官職,除了皇子外,大概也沒幾個人,你怎麼還問這官職有什麼用?”

  高力士沒好氣的呵斥道。

  “哦哦。”

  方重勇應和一聲,露出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

  虛銜散官,狗都不稀罕!

  方重勇內心鄙夷李隆基小氣到了極點。

  “今日還有一件事。”

  高力士忽然收起臉上的笑容,正色說道。

  “長者請講。”

  方重勇亦是收起心中的碎碎念,叉手行禮說道。

  “是這樣的,聖人擔憂你父親常年在幽州,無法教導伱進學。因此特許你進入弘文館學習!

  弘文館只有三十個名額,早已排滿。因此,聖人命其中一人強制退學,空出名額讓你進入其中讀書。”

  嗯?

  聽到這話方重勇一愣,感覺這個操作有點不同尋常啊!

  “弘文館只招三十個學生?”

  方重勇忍不住詢問道,被這種頂級精英教育給震撼了。

  要知道,唐代科舉錄取進士,很多時候一年也超過三十人,平均一年二十七人!

  這弘文館一年只招三十人,真不是牛逼二字可以概括的。

  “不是弘文館一年招三十人,而是弘文館只有學生三十人!”

  高力士忍不住糾正方重勇的奇葩認知。

  “只有三十人?那不是隻有幾個教書的先生?這豈不跟私塾差不多了?”

  方重勇難以置信的反問道,有些大世家辦的私塾,都不止三十個學生呢。國子監更不必說,那可是同時有兩千以上學生進行的龐大規模。

  弘文館的學生這麼少,朝廷這個玩法,讓人有點不明所以啊。

  “這便是你不懂了,弘文館有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共百餘人!聖人這麼關照你家,你竟然還在這裡質疑,簡直愚不可及!”

  高力士被方重勇氣得想罵娘。

  弘文館為什麼老師這麼多呢?因為教授學生只是它的附帶功能,弘文館的主業,是“為國儲才”!

  唐武德四年,李淵下令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館,聚書二十餘萬卷。

  其中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禮儀輕重時,得與參議。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

  並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三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級京官子弟,師事學士受經史書法。

  總而言之,這是個很牛逼的地方,老師是學生的幾倍還多。雖然參政議政的功能被不斷弱化,但藏書的功能卻被強化了。

  高力士向方重勇解釋了一下弘文館的規矩。

  “九歲也能入學麼?”

  方重勇忍不住詢問道,他怕跟上次去國子監上學一樣。

  “因為有很多急於出仕的子弟,所以弘文館對入學年齡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

  高力士笑道。

  這其實很好理解,高官子弟很多都不參加科舉的,從弘文館出來以後就可以待選當官了,就算參加科舉,也是專門開一科,簡化難度,大開後門!

  沒本事的人從這裡出來也可以隨便做官。

  因此孩童提前入學,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可以了吧,明日去弘文館報到,拿著入學的憑據去吧。”

  高力士從袖口裡掏出一個信封,略有些疲憊的說道,高大的身形看起來都有些佝僂。

  “長者可是有些疲憊了?”

  方重勇關切問道。

  “有點吧,只是這些事情你不懂的。”

  高力士嘆了口氣,他最近就在琢磨一件事,只是這件事很不好辦。

  “長者不說,又怎麼知道我這個黃口小兒不懂呢?”

  方重勇環顧四周問道,發現方大福等人早就退了出去,門已經關好了。

  他有心求高力士幫自己辦一件“小事”,這次正好機會來了。

  若是機會錯過,後面可不太好辦。

  “是這樣的。”

  高力士湊到方重勇身邊,壓低聲音說道:“最近我聽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呢,講到一半,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知道,因為講故事的那個人已經去世了。

  這個故事怎麼說呢,就是講在我家鄉那邊,嗯,蠻荒之地的嶺南,有一個大戶人家,家中妻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