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58章 用力過猛


                 提到唐代的長安城,就不得不提所謂的“樂遊原”。

  在長安城的108坊裡,樂遊原位於東南方,大約在宣平、新昌、昇平、升道四個坊的位置上,宣平坊位於樂遊原的西北角。

  唐代長安城從北至南有六崗,地形暗合《易經》上乾卦的六爻,即從九一之地到九五之地。這是唐代長安城在設計與定址上的巧妙之處。

  這其中,九一之地乃龍首原,象徵潛龍在淵,為皇家禁苑不許人居住。

  九二之地為大明宮一帶,象徵見龍在田,留給天子所用;

  九三之地為興慶宮西北一帶,象徵君子乾乾,規劃為百官衙署;

  而最為至尊的九五之地,象徵“飛龍在天”的絕佳位置,這裡便是樂遊原。

  凡人是不能居住的,只能留給神佛。在唐長安城的規劃中,此處多有廟宇道觀,比如興善寺、青龍寺、崇真觀等。這裡的民居都非常狹窄,而且被官方限制入住。

  方重勇面前的這處宅院也很是窄小,根本不起眼。只是這個絕佳的位置,讓人忍不住擊節叫好。從這裡向北望去,長安宮城便在腳下。

  白居易詩句裡面描述的“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這不是誇張與形容,只不過是站在宣平坊眺望遠方的寫實之作而已。

  “這是誰家啊?”

  方重勇停下腳步,疑惑的看著鄭叔清問道。在長安已經幾個月的他,也已經打聽清楚了,並不是隨便什麼身份的人,都可以住宣平坊的。

  哪怕這個宅子本身看上去並不起眼。

  “賀學士。”

  鄭叔清淡然說道。

  “賀知章?”

  方重勇脫口而出,隨即被鄭叔清打斷道:“以後他便是教授你學業的老師,你對自己的授業老師也是直呼其名麼?”

  鄭叔清忍不住低聲呵斥了一句。

  “這如何使得?”

  方重勇驚呼道,他不知道老鄭是怎麼辦到的,但請賀知章當老師,這裡頭所需要的人脈與人情,豈可用金錢來衡量?

  “不要多話,今天我說了算,有什麼問題都給憋著,等拜師完了再談。”

  鄭叔清肅然說道,臉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鄭重。

  方重勇只好默默點頭,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都走到宣平坊了,要是過賀知章家門而不入,人家知道了會怎麼想?

  因為你爹是方有德就有資格來這裡裝逼?

  這得多腦殘啊,平白無故得罪人。

  懷著複雜的心情,方重勇跟著鄭叔清進了大堂。果不其然,這裡的陳設很簡單,卻又雅緻非常,不過四五間廂房,一個院子,裡面卻又建了一座觀景的閣樓。

  想想賀知章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的官職,他有這樣的待遇其實也不算稀奇了。

  房子蓋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段在哪裡。能在宣平坊安家落戶,便已然證明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都來了啊,坐,坐吧。”

  一進大堂,方重勇就看到笑容和藹,身材清瘦的賀知章過來招呼他們,沒有任何架子。

  方重勇木然坐下,雙手合十對著賀知章行了一禮。

  “這是方節帥之子,現在還沒有人傳道授業,希望賀學士能對他指點一二。”

  鄭叔清謙遜的說道,拱手行了一禮。

  “行吧,我每日上值半天,午後即回。你每日午後來宣平坊練字,每日不輟,可以做到麼?”

  賀知章看著方重勇詢問道。

  “一切謹遵老師教誨。”

  方重勇大大方方的叩首一拜。

  “哈哈,那明日開始吧,今日我要飲酒了,二位請回。”

  賀知章哈哈一笑,右手一抬,示意鄭叔清與方重勇二人離開。像他這樣乾淨利落趕客人走的情況,方重勇是第一次見到。

  鄭叔清是老官僚了,從袖口裡掏出一份禮單,小心翼翼的遞給賀知章,隨即插手行禮告退。

  “這……”

  賀知章看到禮單,面露驚訝之色,隨即微微點頭,將其揣入袖口,什麼也沒多說。

  這個所謂的“拜師儀式”,沒有感激涕零,沒有互相欣賞,更是沒有謙恭孝悌。

  怎麼看怎麼像一場交易。

  回方家宅院,來到書房,方重勇便等著鄭叔清解釋這一切。

  “我知道你聰慧,遠超常人。但你現在最缺的並不是學識,而是名望。若是永遠在伱父名聲的籠罩下,你就永遠只是方節帥之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