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59章 驚變!

  要是弄上去一個什麼都懂的,他按自己的想法辦事,非得跟你擰著來,那不是要壞菜麼?

  “若是發現含嘉倉缺糧,不必上報朝廷,先修書與本相便是。”

  李林甫不動聲色的說道。

  “右相是說……”

  鄭叔清一驚,裝作聽懂了的模樣問道。

  “到時候再說,就按你平日裡做事的辦法就好,不要節外生枝。”

  李林甫微微一笑,讓鄭叔清背後汗毛倒豎。

  老鄭當然不知道李林甫在打什麼算盤,這位新任的大唐右相,正在賣力的掃清政敵,收攏一大批可以辦事的人。

  以洛陽含嘉倉為引子,這一波可以像割麥子一樣割去一大批非己方派系的官員。

  含嘉倉缺糧是一定的,因為這些年拼命往長安輸送糧秣,含嘉倉只怕已經空了大半。要不然,李林甫不會想著給河北加戶稅的事情。

  近期幽州節度使方有德上書說,幽州邊鎮不穩,需要截留河北的部分糧秣以為軍用,他想為朝廷經略遼東,開疆拓土。

  李隆基大悅,已經下令除了沿著永濟渠的六個河北所屬州需要供給糧秣送往洛陽外,其餘的河北各州縣全力保證幽州邊鎮的糧秣供應。

  此外,方有德還為烏知義求情,說他知兵事,老成持重,希望朝廷不要在任期未滿的情況下無故撤換節度使。

  可以想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怕烏知義已經淪為方有德的狗腿子了。幽州邊鎮兩個藩鎮的聯合行動,似乎已經在醞釀之中。

  當初,洛陽地區屯糧的事情是裴耀卿在辦。如今可以利用含嘉倉空虛的藉口,清洗掉裴耀卿的餘黨。

  這些人有沒有責任呢?

  如果按照常規來說,是沒有責任的,因為他們也賣力的在運糧了,含嘉倉也曾經是滿的,只不過糧秣被運到了長安而已。

  但對於李隆基來說,他要的不是做事的過程,而是辦事的結果。現在他需要含嘉倉有糧秣,而那些人卻不能滿足,這便是原罪!

  皇帝是任性的,常常是不講道理的。下面辦事的人,永遠都不要有“我做事無懈可擊”的錯覺。

  李林甫便是深諳此道。

  “楊玉環上位,此事你以為如何呢?”

  看著鄭叔清不說話,似乎是在沉思,李林甫很是隨意的問道。

  “啊?屬下不知道啊這樣的事情,不過壽王肯定沒辦法當太子了吧,此乃人之常情。”

  鄭叔清很是猶疑的說道。

  李林甫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這件事其實連傻子都可以看出來。李隆基把楊玉環奪走,然後再立壽王為太子,這踏馬不是純粹給自己添堵麼?

  “聖人近期設立花鳥使,命雷海青擔任此職務,然後出長安到全國各地尋訪美女,蒐羅到長安以供聖人娛樂,此事你覺得與楊玉環有關係麼?”

  李林甫又問了一個鄭叔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

  “聖人要那麼多美人……忙得過來麼?”

  鄭叔清疑惑問道。

  李林甫被他的話給逗笑了,擺了擺手說道:“這種事情豈是你要操心的。本相以為,這或許是聖人的暗度陳倉之計,未來楊玉環為貴妃……只怕不可避免了啊。”

  他忍不住感慨說道。

  今年春天的時候,李隆基一日殺三子,那時候壽王李琩是多麼意氣風發,似乎下一任太子就是他了。

  結果如何?

  母親武惠妃離奇病故,王妃楊玉環被老爹李隆基強行奪走,怎一個慘字了得。

  人生的大起大落的,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那,右相要向聖人舉薦新太子麼?”

  鄭叔清小聲疑惑問道。

  這話把李林甫給問住了。

  太子乃國本,別人可以不過問太子是誰,也不用管要不要立太子。但是,唯獨擔任了右相的李林甫不可以。

  當初張九齡站在太子李瑛那邊,並不是因為他覺得李瑛有多麼英明神武。而是因為他是右相,要為國家負責。

  按照儒家的觀點,太子是國本,張九齡就必須管。

  可是現在,這個問題輪到李林甫了,他要怎麼辦呢?

  “如果要舉薦,你以為舉薦哪個皇子為好?”

  李林甫故作輕鬆問道。

  “聖人無嫡子,而忠王(李亨)年長,未來必定為太子。只是舉薦誰為太子,那是右相定奪之事,屬下豈敢妄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