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81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

  現在大斗軍也好,赤水軍也罷,全都完成了“戰鬥編組”。哪些人出征,哪些人留守,軍隊作戰序列如何,也已經確定下來。要是再重新編組,那要鬧到什麼時候?

  大斗軍滿員七千五百人,赤水軍滿員三萬三千人,每次編組都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如白亭軍一千多人隨便編一下就能拉出去作戰的!

  不過是個九歲孩童寫了份東西出來,就要讓大軍重新折騰一下,是不是太過分了點?

  康太和昭武九姓出身,其家族在河西很有分量,在長安中樞那邊也有關係,他的話,不能當做沒聽見。

  崔希逸微微皺眉,康太和只管一軍,他想得沒有那麼深入,怕麻煩是人之常情。

  崔希逸自己全盤考慮,則不希望莽撞行事。一旦此戰戰敗,他的河西節度使也就當到頭了。

  唐軍和吐蕃不同,唐軍一旦出動,那是要拿下新地盤的!不會跟吐蕃軍一樣,去了就直接送人頭。

  戰略目標不同,所考慮的事情也不一樣。崔希逸覺得,方重勇雖然年紀不大,但這份建言有理有據,絕不能等閒視之。

  “王軍使以為如何?方參軍是你的女婿,舉賢不避親,此事你來評價一下,也是應有之意。”

  崔希逸沉聲說道。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王忠嗣。

  “康軍使長期在京畿與扶風,對吐蕃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

  王忠嗣慢悠悠的繼續說道:

  “每次與吐蕃對陣,若是在我們自己的地盤,那還算好。可是一旦深入吐蕃境內,進入高原,士卒們普遍都感覺胸口被壓著一塊大石頭,使不出全力來。

  更有甚者,進入吐蕃地界後,軍中士卒眼花、抽搐、胸痛者很是常見,越是年紀大的士卒,越是難以適應。這些事情,某都親眼所見,甚至見過有體弱之人死在眼前。

  只是從前不明所以而已,也有無知者妄言吐蕃人使妖術,擾亂軍心。如今見此書信,可謂是知己知彼。倘若不知道有這些緣由,莽撞行軍也就罷了。現在事實擺在眼前,若不能有所防範,那與坑殺士卒有何區別?”

  王忠嗣一語點破康太和怕麻煩不顧士卒性命,弄得那位大斗軍軍使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自知理虧又不肯服軟,只得冷哼一聲。低著頭不說話。

  “這方重勇本身就有官職在身,州府參軍也好,白亭軍副軍使也好,參與軍機決策也是順理成章,何不將其叫到河西節度府來問個明白?”

  一直沒說話的蕭炅,這回說了句人話。

  方重勇這廝不是就在河西麼,拉過來問一下不就完事了麼?

  “如此也好,本節帥正有此意。”

  崔希逸微微點頭說道。

  “只是白亭軍駐地離涼州城兩百多里地,一來一回可不方便,等他來涼州城,豈不是又要延誤出兵大事?”

  崔希逸有些猶豫不決。

  “那可未必呢。”

  蕭炅嗤笑了一聲揶揄道:

  “某昨日去涼州城的一處醫館尋藥,聽聞白亭軍有位副軍使因為騎馬磨破了雙腿內側,血肉模糊。正在那間醫館裡面修養呢。

  不會騎馬的白亭軍副軍使,除了那位九歲童子,還能有誰呢?”

  聽到這話,眾人面面相覷。

  騎馬騎得雙腿磨破皮,還血肉模糊?這種事情對他們而言……都太遙遠了。

  大唐會騎馬的人數不勝數,有這種經歷的人也很多。但通常情況下,學習騎馬都是循序漸進的,第一次都不會騎很遠,更不會因為這個把大腿磨破。

  反正大腿內側總是要磨出老繭來的,慢慢來就行了,沒有必要第一次上手就把自己搞得不能走路!

  看來這位背景雄厚,來頭不小的方衙內,雖然很有些智慧,但終究還是個孩子啊!

  如果不是孩子,誰能犯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啊。

  崔希逸忍住笑,忽然一臉正色看著蕭炅問道:“蕭副節帥正在尋藥?敢問是什麼藥呢?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嗎?本節帥對河西的情況還算熟悉,這裡的同僚也都很懂河西風物。

  何不說來聽聽,讓大家參詳參詳,說不定我們就知道有解決的辦法呢?”

  對於這個蕭炅,崔希逸可是一點都不想講客氣的,找到機會就要上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