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85章 君臣佐使(上)


                 開元二十六年秋,在歉收多年之後,關中迎來難得的大豐收。

  於是李隆基命左相張守珪,負責部署對關中地區採取“和糴法”。即:以高出市場價兩成的價格收購關中之糧,以供長安所需。

  一時間朝野大悅,百姓皆呼萬歲。

  此舉既防止了“穀賤傷農”,又充實了糧倉。

  既然“開源”了,那自然免不了要“節流”。李隆基又下令,將漕運量停掉一半。運費高企不下的江南漕運,不再由官府組織收購,往來盈虧皆由各地商賈自行決斷。

  運或者不運,運什麼不運什麼,朝廷皆不予干涉。

  為了充實內庫,李隆基任命楊慎矜為監察御史,太府卿;又任命其弟楊慎名為監察御史,出任含嘉倉出納使,接管鄭叔清原本的權責。除此以外,還任命楊慎餘為太子舍人,侍御史,掌管京倉。

  楊氏三兄弟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李隆基提拔起來的新銳力量,專管大型府庫,隱隱有分權李林甫的姿態。李林甫的親信鄭叔清不僅自請免官戶部侍郎,還被打發到岐州擔任刺史,可以看做是李林甫在對基哥的任命表示妥協認慫。

  楊氏三兄弟之父楊崇禮,在太府卿之職上二十年,公正清廉始終如一。到他九十多歲時,授任戶部尚書後,因為年老有病被免去太府卿之職,如今已經去世三年了。

  表面上看,這是李隆基念及舊情,照顧楊崇禮的後人,將其大力提拔任用。

  但從實際的權術操作看,無論是戶部侍郎鄭叔清的“自請貶官”,還是戶部尚書被張守珪兼任,以及楊氏三兄弟皆上任管理京畿府庫糧倉,都是右相李林甫的權力在不斷流失。

  這很難說,不是李隆基對李林甫的敲打,或者說在外人看來,是李隆基在懲罰李林甫大力支持壽王李琩!

  至於實際上是因為什麼,那只有李隆基自己心裡清楚了。

  近期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又是門可羅雀,並沒有什麼黨羽親信上門密謀。李林甫的安靜與安分,令人捉摸不透他到底在想什麼。

  長安波譎雲詭的政局,哪怕是從政多年的老江湖,如賀知章等人,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做人,不敢如從前那般經常性曠工喝酒。

  與此同時,科舉制人才,在朝堂中樞的比例繼續降低,並且今年科舉進士的錄取名額為二十人,遠低於歷年來大唐科舉進士錄取平均名額的二十七人。

  張九齡被罷官後,李隆基對科舉出身的朝臣明顯多了不少厭惡,或許是內心裡認為他們本事小廢話多,不願意這些人進入朝堂。因此李林甫控制的吏部,也在不斷將進士背景的待選官員外放到地方州縣為縣尉、參軍。

  這天,參加完秋收祭祀後的李隆基,正在勤政務本樓內休息。

  天子參與長安郊外的豐收慶典,與春耕儀式一樣,這是從南北朝時就傳下來的“老規矩”,大唐自高祖起,每一任皇帝都必須參與,無一例外。

  這活動李隆基參加了幾十年,自登基開始,無一缺席。然而今年,他卻感覺到了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疲憊。

  沒錯,就是疲憊,身體也累,心也累。

  他厭倦了這種年復一年的“固有節目”。

  “力士,河西那邊的戰事如何了,有戰報傳來麼?”

  李隆基斜躺在書房的榻上,有氣無力的問道。

  長安郊外那些參與慶典的農夫們大概不知道,精神抖擻的長安聖人,回興慶宮後就累得跟死狗差不多了。如果他們知道的話,或許內心對這位帝王也不會再有多少尊敬。

  幸虧,李隆基的疲態,只有高力士一人知道。

  “回聖人,王忠嗣帶兵攻克吐蕃新城。已經寫奏摺回來向聖人請示,下一步應該如何應對。他建議在吐蕃新城成立新軍,以扼守交通要道,不讓吐蕃人從容進入大斗拔谷。”

  高力士博聞強記,頗有處理政務的才能。他將王忠嗣寫來的奏摺一字不漏的背給李隆基聽,後者聽了頻頻點頭,只是看起來對唐軍在河西的勝利不以為然。

  “如此也好,那便在新城設置威戎軍,定員千人吧。”

  李隆基對王忠嗣的建議照單全收,現在對吐蕃之戰,不過開胃菜而已。

  “對了,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現在在吐蕃人那邊聲名狼藉,都認為其背信棄義。吐蕃贊普以此激勵士氣,要報崔希逸背盟攻乞力徐之仇。聖人認為此事應該如何處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