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93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

  到了開元二十二年的時候,後突厥大臣梅錄啜下毒謀殺毗伽可汗。然而毗伽在毒藥發作但尚未身死時,下令發兵殺死了梅錄啜及其族黨羽。

  毗伽死後,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弔奠,併為立廟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寫碑文。

  這便是大唐與突厥人全面媾和的開始,其後果便是契丹與奚人的震恐不安,在幽州蠢蠢欲動。

  當初大唐招撫契丹與奚人便是為了分化瓦解突厥,一旦突厥與大唐媾和,在“誰強誰捱打”的真理下,接下來的劇情應該就是大唐聯合後突厥汗國來對付契丹與奚了!

  現在毗伽可汗已經死了,突厥內部立其子為伊然可汗。

  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冊封,但在上位後不久就病死,其弟繼立為苾伽骨咄祿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衛將軍李質冊封他為登利可汗。

  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參予政事,國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馬,在東者稱左殺,在西者稱右殺。

  也就是說,現在襲擊涼州的突厥人,有可能是登利可汗的嫡系,也可能是登利可汗的堂叔們。

  這種複雜情況,便導致此戰面臨的情況,很棘手,也很迷茫。哪怕貫有的外交手段都不太好用了。

  因為大唐暫時連真正的幕後主事之人是誰都搞不清楚!

  辛雲京還是忍不住將這些事情跟方重勇說了,他長期跟突厥人打交道,並且還讓突厥商人幫忙銷贓,所以對後突厥汗國的政局略有所知。

  這件事外在表現,只是突厥人南下進犯涼州,甚至簡單看作草原民族入秋後“打穀草”也無不可。

  但結合突厥人如今的處境,就知道這件事的緣由及內涵,一點都不簡單!

  “羊皮筏子是不是可以渡河?我聽聞吐蕃人經常用羊皮筏子渡河,吹氣成船,十分便捷。”

  方重勇忽然提起一件奇怪的事情。

  聽到這話,辛雲京面色微變,心中暗道不好!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古人很早就知道“縫革為囊”,並充入空氣,以為泅渡用,歷史極為悠久,漢代以前便有明確記載。

  在唐代以前,羊皮筏子被稱為“革囊”。

  當初方重勇過烏蘭關段黃河的時候,就是坐著羊皮筏子渡河的!

  這種交通工具,在黃河上游很常見。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運載貨物這種交通方式,廣泛流行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的黃河沿岸。所以方重勇提的這個問題不但不是瞎胡鬧,反而極有針對性!

  如果突厥人吹一堆羊皮筏子,從白亭海岸邊泅渡到白亭堡,還真是個麻煩事!

  白亭軍編制一千七百人,左右兩軍共一千四百,還有三百人“水軍”,並配屬了平底且吃水淺的“戰船”。只是因為白亭海多年無戰事,如今“戰船”早就被改造成了漁船與貨船!上面的床弩都給拆了!

  用“武備不修”來形容也不算過分。

  “是這樣的,羊皮筏子在涼州司空見慣,隨處可見。”

  辛雲京隨口說道,然後將方重勇拉到一旁,壓低聲音詢問道:

  “賢弟,據我觀察,突厥人現在只是故意裝傻,麻痺我們。如果我所料不差,今夜突厥人極有可能乘坐羊皮筏攻白亭堡。

  我們守軍不多,全靠這白亭海為天然屏障。若是突厥人不顧傷亡來攻,只怕……處境堪憂。

  我想今夜埋伏一番,打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你以為如何呢?”

  辛雲京沉聲問道。

  大事不妙的時候,他決定找個有後臺的人一起扛著,這樣的話只要此戰不死,後面怎樣都不會被治罪了!

  在河西走廊,從來沒聽說有什麼守城戰可以打出精彩的,各城除了涼州城外,其他都是易攻難守。包括這狹小的白亭堡,若是沒有環繞的湖水保護,單單五百人守軍和平平無奇的堡樓,能頂什麼用呢?

  “兵不厭詐,不如將那幾艘不太頂用的船隻都掛滿漁火,晚上放出去巡哨,讓突厥人明明白白的看到,以為我們的防守空虛且無準備。”

  方重勇補充了一句,顯然是認同辛雲京的主意。

  守城?那可不是他的性格!

  如果不是為了將來打算,方重勇在長安城內頂著“方衙內”的名頭混吃等死難道不好麼?何苦來河西走廊吃沙子呢?

  來都來了,守個毛線的城!

  “這……”

  辛雲京一愣,細細品味方重勇的建議,頓時覺得這一招實在是太陰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