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28章 沒那麼簡單


                 砰!

  一顆體積巨大的石頭,砸到了方重勇所居住的院子裡,濺起一陣塵土。

  這已經是府衙範圍內落下的第五個巨石了!方重勇的臥房頂上都被砸了一個大窟窿。

  自從第一天攻城不順以後,吐蕃人就對小城圍而不打,然後隨著他們後續輜重部隊的就位,以及利用從壽昌縣找來的木料石料。吐蕃人在小城外,打造出來十七臺看上去蔚為壯觀的拋石機。

  吐蕃人將其命名為“拋樓”!

  這玩意的主要結構,是在木架上安裝一個十分粗壯的橫軸,然後軸的中間穿有一根帶韌性的長木杆,杆的一端連上一個,由皮革製成,幾十根繩索連接的皮窠,裡面可以填裝石塊。

  最後在使用的時候,利用槓桿原理,幾十個人聽號令一齊拉動,將皮窠中的石塊拋入城內。

  府衙書房裡,阿娜耶若無其事的給方重勇煮茶,好像院子裡那塊大石頭,剛才根本不會落到書房裡一樣。

  “吐蕃人知道我們不好對付,攻城要死很多人。所以他們現在,就是在用這樣的辦法來恐嚇我們,希望我們屈服。”

  方重勇一邊說,一邊抿了一口茶,差點給整吐了。

  阿娜耶自幼就家庭條件一般,不太講究貴族們才講究的細節,煮的茶確實沒有鄭叔清的侍女煮得好喝。

  而且難怪唐人煮茶要加鹽的,這製茶工藝不到家,確實不加鹽提鮮就不好喝了。

  “知道是這樣,那郎君還不搬到更安全的地方?那些該死的吐蕃人正瞄準著府衙在打呢!”

  阿娜耶沒好氣的說道。

  之前聽方重勇描述了一下淪為吐蕃人的女奴會有什麼待遇之後,她便對吐蕃沒有什麼好念頭了。

  “我若是躲起來,城中就要亂套了。正因為我還在府衙裡辦事,所以城內大戶也好,百姓也好,胡商也好,都知道我沒有放棄這座城。

  所以在我死之前,他們就不會被吐蕃人勸降!”

  方重勇指了指桌案上這一疊勸降信說道。

  當然了,他這麼說都是在安慰阿娜耶,實際上吐蕃人心思歹毒,所圖甚大。這種複雜燒腦的事情,就沒必要跟阿娜耶去說了。

  吐蕃軍如今開出來的條件,確實很優厚了。

  允許城內居民遷徙到隴右,河西走廊沿途的吐蕃軍都不會攻擊,他們只要城池。

  最近是每開一次條件,給出的待遇就會優厚一點點。那樣子就像是算準了方重勇一定會答應一般。

  明擺著的,吐蕃人打仗很有謀略,知道攻心為上的道理。小城內的唐軍既然已經展現出了“統戰價值”,那麼他們也會採取兩手策略,並非一味蠻幹。

  這種小套路,方重勇早就洞若觀火,也就哄哄沒腦子的丘八了。

  如果吐蕃人是真的想放他們一馬那就罷了,只可惜方重勇覺得吐蕃人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統戰”。

  忽然,方大福急急忙忙的走進來,面有憂色的對方重勇說道:“郎君,果然如你所料,吐蕃人的真正目標,是城內的坎兒井入口!”

  “那是自然。”

  方重勇淡然說道。

  吐蕃軍法裡清清楚楚寫著,與敵軍交戰,以破壞其水源與糧道為先。以此為大功,並授予老虎旗嘉獎!田宅奴僕獎勵無算。

  吐蕃人的那點花花腸子,還用多說麼?

  坎兒井,是中國人民在古代的偉大發明,專門為沙漠地區抗旱而設。在聚居地打很多豎井,並用石塊與黏土封頂,搭建小屋舍擋住日光照射,然後在側面開小門供使用者進出打水。

  坎兒井不是單個存在,而是以單個的坎兒井為節點,在地下挖通溝渠引水,讓這些坎兒井彼此相連。

  所以在西域,同一座城內所有的坎兒井,都是通過地下溝渠連著的,形成了一個人工“地下河”。

  吐蕃人就是根據前期間諜提供的地圖,企圖用石塊封鎖坎兒井的入口,最好能夠將其毀壞。

  只要將城內所有坎兒井的入口都堵住,那麼敦煌小城之內必然處於缺水狀態。

  沒有水源,還守個鬼的城,到時候渴也渴死了。

  再不濟,也能動搖守城軍民的意志!此乃攻心為上!

  從吐蕃人開始投石頭開始,方重勇就在懷疑對方的目的,究竟是不是單純的恐嚇。而吐蕃人不斷勸降,提高勸降條件,更是說明他們心懷鬼胎,別有所圖。

  大規模攻城還未開始,吐蕃犯不著服軟,一切都是瞞天過海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