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31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

  “城內所有可以騎乘的馬匹,包括毛驢,都被徵發了,滿打滿算一共五千多騎。

  豆盧軍中挑選了銳卒三千,披甲出征。其他本地大戶部曲兩千人,在側翼掩護。

  其餘步卒,緊隨其後,待騎兵破開大陣後,他們直接殺本敵軍中軍營帳。

  破敵只在今日了。”

  王思禮對著方重勇沉聲說道。

  一個人想樹立自己的威信,不是靠虎軀一震,也沒有什麼魅力光環。外人都是帶著審視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人的言行,並以此決定自己的態度和選擇。

  唐代風氣豪放,不在於亂搞男女關係,而是社會整體上崇尚那些敢想敢做的有為之人,不喜歡那些靠陰柔詭譎手段上位的老硬幣。李林甫等人之所以在民間口碑較差,並不完全是因為他一味聽從李隆基的命令行事。

  而是他“無功上位”。

  平頭百姓,也沒法理解李林甫所做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方重勇削髮明志,願意跟隨大軍一同出擊,此舉激發了沙州軍民的血性!

  連一個十一歲的孩子都願意上陣,你說你不敢拿刀?

  這次方重勇選擇親自出陣,既是他個人的慎重選擇,又是他無法逃避的宿命。

  方重勇不親自出馬,本地大戶就不會心甘情願拿起刀,不會同心同德的抗擊吐蕃。很多時候,看似人生的選擇很多,實則避無可避。

  是男人,就對自己狠一點!這便是王思禮這個年過三旬的絡腮鬍大漢,也要對方重勇尊敬禮讓三分的原因之一。

  “王軍使可自便,某隻能跟在隊伍後面。”

  方重勇無奈搖頭道。

  “某第一次上陣的時候,都嚇得尿褲子。方使君人中龍鳳,已經是無人可及了。”

  王思禮忍不住低聲揶揄道。

  “唉,這個不提了,不提了。”

  方重勇面色尷尬的擺擺手,眺望遠方的吐蕃軍陣。今日,他便要領兵衝進吐蕃軍的軍陣之中,老實說,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那種情況就好像恐高的人站在高處卻不知道自己在高處一樣。

  不往下看風和日麗,一旦往下瞟一眼,便會立馬嚇得不敢動甚至昏厥過去。

  方重勇現在啥也不敢想,怕想著想著雙腿就沒法挪動了。

  送還俘虜的行動還在繼續當中。

  從最開始的一百人,到後來的一次性五百人,最後一千人。吐蕃人放人的速度也在加快。

  “可以了,一炷香以後,開西門,反擊!”

  方重勇一拳打在城頭的女牆上,濺起一陣塵土!

  現在麼?

  王思禮一驚,大量沒穿衣服的俘虜還在往這邊奔跑呢?現在出兵合適麼?

  “日上三竿了,吐蕃軍怕熱,在烈日下列隊了一上午,現在好些都回營歇息去了,看那邊軍陣!”

  方重勇指了指遠處的吐蕃人軍陣,看上去像是那麼回事,可是橫向的隊伍已經稀疏了許多,軍陣的厚度減薄了不少。無論如何,他們在烈日下整隊站立了一兩個時辰,疲憊是難免的。

  換一批人下去休息,進行輪替,也是人之常情。

  一開始吐蕃人同樣是防著唐軍從城內突擊,所以他們那時候一點也不敢懈怠。

  而現在正好是一批人累了回去休息,換防的卻還來不及頂上的時候!

  前面的軍陣擋不住衝擊,大營裡的士卒還沒休息好,處於建制散亂的狀態。

  進行了一上午的交還俘虜順利無比,讓吐蕃人放下了警惕,他們也沒有料到,沙州小城內的唐軍,會在還有餘力堅守的情況下,冒險出擊!

  王思禮沉思片刻,一想到方重勇自己也會跟著大軍一起出發,頓時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這便是方重勇以身作則的力量所在,他現在說出來的話,就是有分量。一句“我也在出徵隊伍裡”,便頂得上千言萬語般的辯解。

  “好,請使君披甲,待全軍都出擊後,使君再帶著幾個親兵跟上隊伍即可。”

  王思禮沉聲說道。

  出陣是一回事,衝最前面那是另外一回事。方重勇出陣只是為了證明眾志成城,不是拿丘八們的命去送死拿軍功,至於披堅執銳的殺在第一線,倒是不需要方重勇親自去辦。

  “好!”

  方重勇走向城頭,就看到牆角的陰涼處,蒙著面紗的阿娜耶已經等待良久了。

  “什麼也不要說,給我披甲。”

  一看阿娜耶想說話,方重勇連忙用手捂住她的小嘴。

  他生怕阿娜耶說出什麼“你出征回來,我就馬上給你做妾”之類的,這種話立旗子的威力不亞於“打完這一仗就回老家結婚”。

  一炷香時間之後,沙州小城西面城門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