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32章 透心涼

  這些事情方重勇雖然不是全部都知道,但也從側面收集到了許多零零碎碎的關鍵信息。

  “使君,河對岸的吐蕃軍在列陣!”

  張光晟指了指甘泉水對岸的吐蕃大營說道。

  圍攻羅城的吐蕃軍在河對岸,目前看來與這次被唐軍殲滅的這一支並不是隸屬關係。

  剛剛在河對岸作壁上觀的另外一支吐蕃軍,現在好像剛剛睡醒一樣,也開始在河對岸列陣等待,只是不明白他們到底想做什麼。

  方重勇想了想剛剛發了洪水,流速相當兇猛的甘泉水;又想了想這條在夏天就脾氣暴躁的敦煌母親河,他覺得吐蕃人打過河的可能性非常低。

  只要對方主將腦子還正常的話。

  “吐蕃軍要渡河的話,我們半渡而擊就行了,正常情況下,他們不會過河的。”

  方重勇看著滾滾流淌,目前水深絕對超過三米的黨河河面,擺了擺手,鎮定自若的說道。

  現在這種情況渡河跟唐軍交手,難道不是在主動送人頭?

  想到這裡方重勇差點沒笑出聲來。

  沒想到話音剛落,河對岸的吐蕃人,便急急忙忙從大營內搬出很多蒲筏,像是下餃子一樣抱著蒲筏就往甘泉水裡跳,擺明了是要渡河強攻!

  “臥槽……”

  吐蕃人的狂妄,直接把方重勇給整無語了,直接爆了一句粗口。

  唐代李筌《太白陰經·水戰具》曰:“蒲筏,以蒲九尺圍,顛倒為束,以十道縛之,似束槍為筏。量長短多少,隨蒲之豐儉載人。無蒲用蘆葦,法亦如蒲筏。”

  敦煌這裡有一種特色蘆葦,很適合做蒲筏,拿繩子捆幾束,抱著就能泅渡了。

  沿著河岸,只要不是枯水期,這種惠而不費的植物隨處可見,哪裡都能採集。吐蕃人當然不會講客氣,於是直接拿來當“造船”的材料,用於大軍渡河。

  “結陣!”

  遠處的傳令兵大喊道,隨即身後鼓手拼命敲鼓。那些正在拿著鋸子“清點戰果”的唐軍,亦是迅速找到自己的馬匹,翻身上馬,準備衝擊那些剛剛上岸的吐蕃人。

  

  “使君,破損的營地乃是絕地,在這裡不是很安全,不如退到一旁觀戰吧。”

  張光晟很是機敏的將方重勇那匹小紅馬牽了過來說道。

  “如此也好。”

  方重勇沒有矯情,直接踩著馬鐙上馬,在張光晟等人的護衛下離開了吐蕃軍大營,來到列陣後的唐軍隊伍後方。

  王思禮此時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從容下達軍令了。

  豆盧軍是精銳邊軍,正規編制,此時便顯示出他們令行禁止的本領來。

  而本地大戶們的人馬,王思禮不放心他們打惡仗,命其退回城內。那些人早已拿著戰利品退回了敦煌小城,只剩下豆盧軍在這裡結陣。

  “使君請稍後,待某擊潰吐蕃軍再說。”

  王思禮對騎在馬上的方重勇從容說道,似乎並不擔憂的模樣。

  “一切就拜託王軍使了。”

  方重勇沒有矯情,老老實實的退到了離戰場更遠的地方。就算他不能殺敵,也不能拖王思禮的後腿呀!

  方衙內很有逼數,知道自己是什麼人。

  要說運籌帷幄,或許他還有點手段;但說起臨陣指揮,突然遇敵之後的操作,實在是差得遠,難登大雅之堂,拍馬也比不上久經戰陣的王思禮。

  兵兇戰危,還是別上去裝逼了,搞不好就會死的。

  方重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然後眼睜睜看著泅渡過河的吐蕃人,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便被衝到河岸邊的唐軍騎兵,如同宰羊一般的殺掉,毫無憐憫。

  這些人一點點奇蹟都沒創造出來,就直接被碾壓了!

  這次別說是戰鬥了,類似打法更像是在送死!

  作為敵人的方重勇,在一旁看得都心疼!

  “不過是一些奴僕兵和庸罷了,如果是桂的話,肯定不會就這麼白白送掉。河對岸的吐蕃軍主將,剛剛是在試探我們是不是準備充分,這個人是個不顧人命的狠角色啊。”

  方重勇身旁的張光晟忍不住開口點評道,說得頭頭是道。

  他是個平日裡很注重學習的丘八,志向遠大。對於吐蕃人的事情,平日裡也多有打聽,知道吐蕃人不少內幕。

  吐蕃“平民階層”分為“桂”和“庸”,這兩者是吐蕃軍隊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