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39章 打工人的自覺


                 酒泉城以西的原玉門軍駐地,吐蕃在此屯紮重兵,以為機動部隊,方便隨時支援甘州前線。

  又或者隨時出兵瓜州,甚至奔赴沙州,打穿河西走廊。

  而此時此刻,此番主持軍務的吐蕃茹主(類比軍區司令)朗·梅色,卻是坐立不安。

  他面前站著一位身材魁梧,穿著青色絲綢的吐蕃將領,此人正是從沙州退到此地的恩蘭·達扎路恭。

  此人帶兵撤退的時候,被崔乾佑一千精騎打了埋伏,幾乎到了僅以身免的程度。不過恩蘭·達扎路恭並非坐以待斃之人,也不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因為技不如人,所以並未喪失鬥志。

  恩蘭·達扎路恭帶著為數不多的部曲,在擺脫崔乾佑的糾纏後,又繞路前往瓜州,最後輾轉到達肅州的吐蕃軍大營,投奔了信奉苯教的朗·梅色,暫時歸其節制。

  朗·梅色統治吐蕃蘇毗地區,是孫波茹的茹主。

  吐蕃的佛教擴散,便是從南面的邏些城開始的。因為歷代吐蕃贊普崇佛,所以離邏些城越遠的地方,信奉苯教的力量就越強。現在蘇毗地區已經快變成苯教的大本營了。

  恩蘭·達扎路恭不能直接回邏些城,回去就是死。他非常明白,如果不立下“功勳”,那麼回去無法跟贊普交代。

  無論是殲滅唐軍,還是坑一把朗·梅色,二者都行。恩蘭·達扎路恭是一個手段很靈活的人,並不完全是憑藉宗教信仰來分辨敵我的二愣子。

  朗·梅色因為佛教與苯教之爭的問題,向來都和現在的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又叫尺帶珠丹)不對付,時間已經很長了。

  此番贊普下令讓朗·梅色帶兵前來肅州,未嘗沒有削弱蘇毗地區軍事實力的考量。

  畢竟,蘇毗地區屬於羌人的傳統區域,在吐蕃疆域的東北部,並非吐蕃的核心區域。而吐蕃統治的核心,在南面的邏些城(即拉薩)及周邊地區,二者有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畢竟,藉著外敵的手削弱自己這邊的刺頭,都是常規操作,沒什麼好奇怪的。

  而恩蘭·達扎路恭家族在邏些城以東不遠的區域,他的權力來自贊普,不可能鐵了心跟著朗·梅色混。

  “那些都是難得的財帛,你就這麼讓唐人燒掉、毀掉、奪走?”

  朗·梅色面帶不滿的反問道。

  故意留出一個囊霞讓唐軍去打,不得不說,這破綻賣得確實是個大手筆了。

  “沙州唐軍精銳勇悍,不好對付。強攻不可取,不如誘敵深入,將這支軍隊引到肅州來打,到時候茹主數萬兵馬圍困上去,再怎麼說都是穩贏了!”

  恩蘭·達扎路恭躬身行禮道。

  “哼,但願你這一招有用。”

  朗·梅色冷哼一句,嘴上不依不饒,實際上他拿恩蘭·達扎路恭一點辦法也沒有。

  現在東線那邊的吐蕃軍,承受了極大的軍事壓力。唐軍天天挑戰,王忠嗣讓河西諸軍輪換著攻打酒泉城附近的嘉峪關峽谷,就是在不斷消磨吐蕃軍的士氣與人力。

  他們打的主意,就是想用後勤方面的優勢拖死吐蕃軍!而唐軍的補給,涼州這邊完全供應得上!

  等到秋冬時節的時候,肅州、瓜州都是河西走廊的缺糧大戶,平日裡養數千唐軍都要涼州這邊提供糧秣,現在吐蕃軍將近十萬人集中在這裡,後勤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現在吐蕃軍幾乎是把兩個州能找的糧秣都搜刮一空了!

  對面的唐軍,卻可以得到涼州與甘州的糧秣補給,到時候此消彼長之下,吐蕃軍會陷入絕境!

  而這次他們又準備送掉一個不太重要的囊霞,朗·梅色就差沒親自提著刀去前線督戰了。

  忽然,一個吐蕃親衛走進石屋,對朗·梅色行禮道:“茹主,剛剛收到的消息,唐軍今日襲擊常樂縣的囊霞了。”

  朗·梅色霍然起身,激動道:“當真?”

  “千真萬確,不過……”

  那名親衛欲言又止。

  “說!”

  “不過他們將囊霞內的物資燒掉後,就撤走了。”

  “這不可能!”

  朗·梅色還沒說話,恩蘭·達扎路恭卻忍不住插嘴說道,一臉駭然。

  他設下的圈套,絕對萬無一失,只要是有進取心的唐軍將領,都會忍不住想“畢其功於一役”,想成為那個吐蕃與大唐決戰當中的勝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