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44章 驚天弊案(2)

  更多的,就沒有說了。

  “河西到底哪裡奇怪了?”

  方重勇迷惑不解的問道,按說這三年多以來,河西發展得很不錯啊。

  畢竟長安那邊奢侈品的價格已經慢慢漲價,比從前翻了一倍還有多的。有這麼多額外資源,河西又怎麼可能發展不好呢!

  “河西五州與河西諸軍,竟然不找朝廷要糧餉了!李相迷惑不解,稍稍查證後發現,問題的源頭應該是沙州,所以讓某過來調查一番。”

  李林甫可能還不太明白方重勇他們的遊戲模式,但也察覺到河西這邊事情有些不對勁。

  缺奶的孩子就應該大哭喊娘來餵奶,現在孩子不哭不鬧,又沒有被餓瘦,那肯定是找到了別的“媽”。

  一向催要財帛震天響的河西節度府居然不叫了,作為大唐右相的李林甫,能不過問麼?

  “嗯,明白了。獨孤兄想知道麼?不想知道我就不說了。”

  方重勇沉聲說道。

  獨孤峻想了想,還是微微點頭道:“我已經被你們拉下水,不妨直言吧。”

  “那行吧。”

  於是方重勇將河西五州這邊的運作模式告訴了獨孤峻。

  簡單點說,就是成立了一個類似於“進出口外貿公司”的機構,進行壟斷交易,進而控制長安奢侈品的定價權!至於本應該出現在朝廷賬冊上的商稅,關稅,都變成了“虛標”。

  也就是從這個巨型商隊裡面拿出一部分利潤,給朝廷的審計人員看看而已。

  而上游西域和更遠西亞控制貨源的胡商,下游在長安東市售賣商品的商人,全都是這個利益鏈條上的人。不聽話的,全都莫名其妙的破產後,忍受不了貧困而“自殺身亡”。

  繞過這個體系的,全都完蛋了。下游商人的背後,是某些長安權貴,他們亦是在為這個打掩護,其中長安首富王氏父子經營的鋪子,也參與其中,他們背後站著的是基哥,只是基哥不太過問類似瑣事。

  大唐境內長安,洛陽,揚州,蜀中,都是胡商漢商們劃分好區域的銷售地,一個蘿蔔一個坑。

  河西走廊諸軍每一個軍使,下面的屬官,再下面的普通丘八,都直接或間接從裡面分利潤。傷兵的撫卹,士兵的春衣冬衣,和糴的資金乃至府衙官員的俸祿,全部都出自於此。

  不聽話的人都已經悄無聲息的死了。

  整個河西五州,官府就是百姓,百姓就是官府,都在一根繩上。本來這裡從軍家庭的比例就在95%以上。所以這個利益鏈條無比堅固,妄圖挑戰的人,全都沒落到好下場。

  軍隊經商的恐怖,便在於此。王忠嗣擔任河西節度使的時候,一樣從中拿錢,不過他是拿錢來養部曲家將,自己調動到哪裡,這些人會跟他一起走。

  方重勇在這個利益鏈條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組織者,管理者,藍圖規劃者,平衡各方利益的話事人。其中金晃晃白花花的黃金白銀,他一文錢都沒拿,也無人願意挑戰他的地位。

  聽完方重勇的介紹,獨孤峻良久無語,他已經不知道這個案子要怎麼查下去了。

  連長安的大唐天子李隆基都在裡頭間接插了一腳啊!

  其實這麼玩的害處是什麼,方重勇心裡明白,獨孤峻看不明白,方衙內卻也不會將其告訴對方。

  這樣玩的害處,就是極大推高了長安的物價。

  然後長安的權貴們,就必須拼命壓榨大唐其他地方,通過運河販運其他地方的低價貨物來抑平長安物價。

  本質上還是用大唐其他地方的物資來補河西的缺口!

  商品是人類勞動的結晶,它們不會憑空變出來,這裡多一點,那裡就少一點,世上哪有不傷害他人就能不勞而獲的道理?

  世上哪裡有什麼妙招可以錢生錢啊,本質上都是掠奪。

  方重勇管不了那麼多,他只想好好渡過刺史的任期,不要在邊鎮整出什麼兵變啊,敵襲啊之類的,官府威信掃地啊之類的事情就行了。

  其他事情,沒辦法搞的就不搞。

  反正,方重勇沒有拿一文錢給自己用,辦事問心無愧,當著基哥的面他也敢拍胸脯說狠話!

  “賢弟,你這是不走尋常路啊。”

  很久之後,獨孤峻憋出來這樣一句話。

  如果要清理這個案子,且不說其中多麼兇險。最後查來查去,大唐天子李隆基會發現,外朝好像動了他自己的錢袋子!

  最後板子未必能打到方重勇身上,誰會倒黴,那就一言難盡了。

  “千里為官,只為吃穿。某就是個混子,想在邊鎮把任期混滿,然後就這樣了,真沒有想那麼多有的沒的。不該我拿的東西,我一點也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