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61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

  張守珪成了宰相,那麼張九齡支持的前任御史中丞嚴挺之就上不去。

  如今,張守珪又與李林甫為了爭奪相權鬥得你死我活,和當初張九齡阻止張守珪拜相的理由完全一樣。

  李林甫會弄權,他張某人就不會麼?

  李林甫確實權鬥技術計高一籌,張守珪應對起來很是吃力,經常吃暗虧。

  但是,他沒必要跟李林甫硬頂,同樣是可以拉幫手,把“兩強對峙”玩成“三足鼎立”啊!

  這一次,張守珪就是以張奭中第為條件,外加促成張倚拜相,來換取御史中丞張倚所在御史臺的鼎力支持。

  有了張倚的支持,可以極大補強張守珪的短板,即在中樞衙門的實力較弱,力量主要集中在兵部的弊端。這個現狀,其實也得到了大唐天子李隆基的默許。

  基哥平日裡對張倚表現出超乎規格的親近和提拔,這本身就是一種暗示。

  所以說,真正在“舞弊”的人不但不是李林甫,反而是以張守珪為首的“左相勢力”。

  而在這次“兩相對決”的過程中,科舉本身有沒有弊端,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誰中進士誰不中,不過是一個政治砝碼而已。

  正當張守珪冥思苦想之時,一個金吾衛隊正被下人引進書房,對他拱手行禮道:“左相,人已經抓住了,沒有反抗。人現在在金吾衛衙門。”

  成了!

  聽到這個消息,張守珪大喜!

  他很擔心一種情況,就是長子張獻誠回來稟告的那時候,方重勇已經回家,或者已經去別處了。那個時候,他們就不好找由頭抓人了。

  既然出現在杏花樓的張奭,是舞弊的考生。那麼同樣出現在杏花樓的方重勇,會不會也是舞弊的考生呢?

  並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所以金吾衛便以涉嫌科舉舞弊為由,將方重勇請到金吾衛衙門的……簽押房,軟禁起來。

  對方身上畢竟有檢校千牛衛大將軍的虛職,有這個身份在,金吾衛並不能將其隨意下獄。不過以“調查問話”為由將方重勇扣押在金吾衛,然後等李隆基返回長安,或者自己這邊的事情辦完以後,再將其無罪釋放還是可以的。

  這一手乾乾淨淨,不留下任何口實!

  方重勇有沒有科舉舞弊的嫌疑?

  當然有。

  查出來問題沒?

  沒查出來,但不代表不應該查一查!

  御史中丞張倚的兒子都能被查,方有德兒子就查不得了麼?

  這就是典型的程序正義!

  至於為什麼金吾衛要查,不轉給京兆府來查,那當然是因為方重勇與京兆府尹鄭叔清關係好啊!審案子的時候,親友迴避,這是基本原則。

  所以這次張守珪出手,可謂是快準狠,邏輯嚴密,不留後患,亦是沒有把事情做絕。

  只要抓到了人了,這件事就算做成了!

  如果方重勇的父親方有德問起來,張守珪可以解釋一句:你兒子已經介入了大唐中樞高層的政治鬥爭,我把他軟禁起來,是為了保護他,你就不用謝我了,咱們那可是曾經在幽州共事過的袍澤關係!

  方有德估計啥也說不出來,人家又沒把他兒子怎麼樣!

  張獻誠也鬆了口氣,從杏花樓出來,他就騎著馬一路奔馳,急急忙忙的趕回家。並且一鼓作氣的說服了張守珪,立刻調動維持長安城治安的金吾衛,先將方重勇“請”到金吾衛衙門“協助調查”。

  不下獄,就不必走程序。不走程序,外人就沒有干涉的支點,沒辦法對金吾衛內部事務指手畫腳!

  只要方重勇不在裡面被虐待,被毆打,甚至意外死亡,那麼這件事就沒有任何破綻!

  “之前的計劃不能用了,那麼現在我們要怎麼辦?”

  張守珪看著長子張獻誠問道。

  這個兒子自幼就聰慧過人,長大以後更是為人活絡,見機行事的能力極強。但凡重要事務,張守珪都會首先諮詢長子的建議。

  “父親,科舉舞弊這個路子,不能走了,只會傷到我們。

  張倚也不用管了,他遲早被他兒子張奭牽連。

  現在趁著鄭叔清還沒審問出什麼來,我們來個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什麼也別做,只要追著京兆府窮追猛打即可!

  打掉了京兆府衙門,就是打掉了右相咄咄逼人的勢頭,中樞百官的風向,也會被打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