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45章 太白山祥瑞


                 “唉,朝廷這道調令,當真是毫無道理!”

  隴右節度府書房裡,正在跟方重勇推杯換盞的岑參,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他也知道,說朝廷是沒事的。不過謹言慎行的話,最好不要抱怨聖人,這種話傳出去不好。

  “人生豈能事事如意,某年紀輕輕已經身居高位,不提也罷,沒什麼好抱怨的。”

  方重勇擺了擺手說道,隨即將杯中濁酒一飲而盡!

  踏馬的!基哥是真的狗!

  方重勇在心中大罵李隆基無恥下流,卻又一點辦法都沒有。

  突如其來的調令,打亂了他的全盤部署,也破壞了他的長期規劃。可是話又說回來,生活的本質不就是這樣的麼?

  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

  某些遊戲,某些裡面,主角總是可以按他的心思辦事。動不動就可以經略隴右十數年,把國家的軍隊變成自己的私軍,把皇帝當成自己的提款機。

  那種皇帝一紙調令就把軍頭調走的事情,從來都不會發生。

  但實際上,在太平歲月裡,除非皇帝認為這個人命不久矣了,否則各種制約都會一直存在。一紙調令將其從邊將的位置上調走,不僅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是官場生涯的常態。

  “某忽有靈感,得絕句一首,獻與節帥。”

  岑參喝了點小酒,忽然詩興大發說道。不格小說網

  “不利於團結的詩,不要寫,傳出去對你的仕途不利。”

  方重勇暗暗告誡岑參說道,也害怕對方詩寫太好,傳得沸沸揚揚,讓基哥認為他方衙內是對聖人不滿,心懷怨恨!

  “方節帥放心便是,這點事情某心裡還是有數的。”

  “節帥新滅胡,士馬氣亦粗。蕭條虜塵淨,突兀樓山孤。

  題目就叫滅胡曲如何?”

  岑參摸著短鬚笑道。

  大通城以南最高的那座山丘,本地人稱為“樓山”,這首詩倒也應景,因為上次戰鬥的主戰場,就在樓山以北的大通城。

  岑參的詩文偏寫實,文采不如李白。但他辦事比李白靠譜多了,為人也低調多了,聽吩咐鞍前馬後辦事還是很得力的。而且他們這些以詩文出名的人,可以打著“以文會友”的名頭聯絡感情,能起的作用遠不止是聽命辦事。

  “詩是好詩,可惜不得其時了。”

  方重勇嘆了口氣說道。

  他在隴右的行程註定是短暫的,下一站河西,估計不可避免在那邊待很久了。

  前幾年是河西走廊軍事壓力最小的幾年,北面的胡人處於蟄伏內鬥期,新突厥汗國被滅後,北方草原進入了新一輪洗牌當中,暫時還沒有新勢力崛起。

  因此河西節度使的軍務,只需要專注於防守吐蕃偏師,沒有被兩面夾擊的風險。

  節度使雖然是掌控一方軍權的大佬,原則上應該由精通軍務的人擔任,但基哥也會根據所在地域的不同,面臨軍事挑戰的不同,任命不同類型的人擔任節度使,並非每一個都是膀大腰圓的武夫。

  鑑於河西目前軍事壓力很小,那自然不需要滿腦子都是肌肉,只會戰陣廝殺的丘八上位。方重勇的上位看似荒唐,實則有跡可循,也算是因勢利導。

  “你今日便收拾行裝,明日一早啟程奔赴蘭州,在那邊打前站。

  現在只是聖旨到了,中樞的政令軍令還沒到,朝廷的政令會送到蘭州,不會再往鄯州走了。

  某還要在鄯州這邊安排一下善後之事,過幾日再與你在蘭州會和。到時候,天威軍也會隨某一同前往蘭州休整,在那裡挑選銀槍孝節軍精銳。

  某會寫信給聖人,請求稍稍晚些去涼州赴任,相信這點要求聖人還是會滿足的。”

  方重勇一臉惆悵說道。

  岑參是他的幕僚,自然是跟著他一起奔赴涼州赴任的。但蓋嘉運、王難得等人,那就不一樣了,他們必須留在隴右擔任軍使。這也是大唐中樞對於邊鎮節度使的制約措施之一。

  相對穩定,流動性不強的軍使,由他們統兵,可以保證部隊的作戰能力,不會變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而頻繁更換節度使,讓這些統管一方的大佬沒法擁兵自重。

  朝廷對於邊鎮的控制,是制度化常態化的,絕不是放任自流。

  岑參叉手行禮道:“放心吧節帥,這些事情卑職會辦好的。”

  “嗯,去吧,我們蘭州再會。”

  方重勇無力的擺了擺手說道。

  岑參猶豫良久,最終還是忍不住詢問道:

  “節帥,雖然您在隴右的一手佈置,最後都沒用上,但河西乃是十大節度之首,兵精糧足。河西又是大鎮,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富庶程度不是苦寒的隴右可以比擬的。

  您現在貴為河西節度使,要權可以有權,要錢也可以撈錢,何苦愁眉不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