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47章 蘭州密議

  哪怕自己不想花錢,跟同僚應酬,以文會友,巴結上司都要花錢。

  這錢不是說你想不花就可以不花的!

  來到金城內的府衙衙門大堂,就看到幾張由很多桌子拼成的長條桌,將整個大堂圍成了一個“回”字型。桌案上面,擺滿了各種時令瓜果冷盤,還有無須趁熱吃的涼菜,與幹胡餅。

  其他的,不僅有西北常見的羊肉,羊腸,而且還有蒸熟後放涼蘸醬吃的牛肉。

  方重勇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對王忠嗣說道:

  “昨日城內恰好有一頭牛發怒撞牆,把自己給撞死了。

  氣候一天比一天暖,放著也是不行。沒想到岳父一行人居然今日就到了蘭州,也當真是湊巧。

  哈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王忠嗣身後眾將都露出“懂了”的笑容,依次入席。方重勇身後的何昌期與天威軍中諸將也跟著入席,分坐兩邊。

  而正對著衙門大堂的正座,則是方重勇與王忠嗣二人相對而坐,這樣的宴會安排,正合朝廷規矩。如今王忠嗣是隴右節度使,方重勇是河西節度使,甭管資歷與人脈如何,二人現在是實打實的平級。

  眾人都坐定後,方重勇下令開始上菜。一道又一道熱菜被端上桌,進進出出的下僕絡繹不絕,比菜市場還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一應俱全。

  “今日賢婿倒是破費了啊,如此豐盛的宴席,某已經多年未見了。”

  王忠嗣看著這滿屋子的佳餚,感慨嘆息道。不問可知,這一頓飯不可能便宜。

  “這接風宴屬於官府宴請,乃是記在隴右支度使賬上的。”

  方重勇微笑說道。

  聽到這話,王忠嗣才啞然失笑,自己馬上便要接任隴右節度使了。所以,這頓飯實際上是他請方重勇吃,因為記賬是記在隴右支度使那邊的,終究還是隴右節度府最後出錢。

  朝廷所規定的營田使、支度使、節度使,轄區往往是稍稍錯開的,本意是讓他們互不干涉,又互相制約。但隨著邊疆形勢的變化,朝廷賦予了節度使干涉支度、營田的權力,所以這三者開始逐漸合流。在政務執行過程中,節度使便成為了營田使與支度使的上級。

  沒有明文規定,但實際上卻運行無礙的“上級”。

  共用一個衙門,平日裡也是在一起辦公。這也是為什麼牛仙客在河西當營田使的時候,可以攢下那麼多人脈的原因。

  當時他身邊接觸的都是大佬,天天都在一起辦公,沒交情也磨出一點交情了!

  所以在王忠嗣看來,其實今天是方重勇花他王某人的錢請客,相當不厚道。

  當然了,真要說起來的話,這些都是基哥的錢。無論方重勇也好,王忠嗣也好,都是打工仔不是老闆。

  這算是制度內允許的“公款吃喝”。

  “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光弼,契丹人,柳城李氏出身。”

  王忠嗣指著離他座位最近的一箇中年人說道。這人被王忠嗣一指,連忙起身對方重勇行禮,隨即坐下不說話,像是個悶葫蘆一樣。

  方重勇也很是矜持的還禮,並未表現出驚訝。

  “這位是某的賢婿方重勇,他馬上要奔赴河西擔任河西節度使,爾等都要以他為榜樣,好好替聖人辦差。”

  王忠嗣又指著方重勇說道。

  王忠嗣那邊的武將,很多人都知道方重勇是他的女婿,但對這位馬上要奔赴河西擔任節度使,卻不甚明瞭。現在聽到這個“勁爆”的消息,無不感慨投胎的重要性。

  一命二運三風水,人生啊,其實從投胎那一刻算起,就已經開始了。

  在大唐,有人剛剛出生,就已經封王封侯。有人直到終老,都摸不到官宦的門檻。

  這公平麼?

  當然不公平。

  可這就是人生啊!

  自然界中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什麼時候又有過絕對的公平呢?

  眾將心有慼慼,一個個都悶頭吃菜。

  看到氣氛有些僵硬,方重勇連忙端起酒杯,挨個給王忠嗣麾下那些武將們敬酒,一點節度使的架子都沒有。這下大堂內的氣氛才開始熱絡起來,彼此間觥籌交錯不在話下。

  酒足飯飽後,王忠嗣命李光弼接管了金城城防,同時又拿到了天威軍的魚符,命哥舒翰帶兵屯紮於蘭州城外黃河岸邊,這才跟方重勇二人來到蘭州驛站內的一間客房密談。

  ……

  方重勇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紙包,然後將裡面的茶葉倒入茶壺。再往茶壺裡加入煮沸的水,輕輕搖晃了一下,又等了一會之後,這才將茶水倒入茶碗中,遞給王忠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