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68章 利刃下的權威

  “錯了,是比搶好。

  很多時候呢,上面那些權貴指使下面的人辦事,不會講究那麼好看的吃相。

  什麼辦法最快最省事,效果最好,他們就會怎麼辦。

  你看我明明可以直接搶的,但最後還是留下了一張可以用來交易的交子,這吃相夠好看了吧?

  我本身就是個套著官服的土匪惡霸,連你都是我用權勢霸佔來的。

  要不然想把你弄到手,還得跟那些長安五陵年少一樣不顧吃相去搶。

  所以啊,就別有自己是聖人和好人的幻想了,我的一切所作所為,不過是在這世道混口飯吃而已。”

  方重勇抱起雙臂,看著前方漸行漸遠的隊伍,長嘆一聲說道。

  “阿郎也不用這麼說自己吧,我又不是被你強迫的。”

  阿娜耶懟了一句,卻見方重勇擺擺手示意自己不要廢話。

  “走了,現在去集市看看吧。”

  方重勇指了指前方已經走遠的大部隊說道。

  ……

  方重勇推廣交子的主戰場,便是涼州城內最大,也是河西地區最大的市集。赤水軍出動了幾千人,封鎖了構成涼州城的七個城區。每一座城門都有人檢查。

  同時被封鎖的,還有城門附近的“野市”。

  方重勇交待的事項便是:五匹布以上的絲綢,絕對不允許離開涼州,一律要兌換成交子!

  每人最多能攜帶四匹絲綢離開。這一招叫做“大網眼撈魚”。

  先把大宗絲綢收繳,讓市面上沒有大宗絲綢作為交易物流通。

  過段時間以後,再發行一絹的交子,作為現有流通貨幣的補充,補上最後一個漏洞。

  涼州城內的市集裡,赤水軍的士卒手裡提著明晃晃的橫刀,挨家挨戶的搜查每一個商鋪。只要是有絲綢的,全部強制性收走,並兌換成等數額的交子。

  無論是胡商還是漢商,皆是一視同仁。

  自岑參帶著丘八們進入集市開始進行“收繳行動”,頃刻之間,市場內就變得亂哄哄的。

  哭喊的,打鬧的,叫罵的都有。可惜赤水軍已經把市集的幾個大門給堵得嚴嚴實實,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那些平日裡在花門樓內一擲千金的商賈們,絕大部分只能眼睜睜看著岑參帶人收走他們的絹帛。

  “阿郎,比起這些人搶絹帛的手段,你昨晚在床上折騰我都可以說是溫柔如水了。”

  阿娜耶湊到方重勇耳邊小聲抱怨道。

  官府的吃相不是一般的難看!

  她是真的沒想到,方重勇推行交子的手段會這麼強硬。甚至還有人拒絕兌換,招呼手下反抗的時候,而被唐軍丘八們亂刀砍死的!

  方重勇面無表情,就這麼冷冷的看著岑參等人在赤水軍的保護下強制兌換交子。

  那些哭喊、咒罵甚至打殺,都成為了背景板。

  方重勇不認為跟河西這邊的商賈們解釋交子的好處,那些人就會心甘情願的拿絹帛來換。紙幣的發行,終究是要靠制度法規和暴力來維繫。

  既然是這樣,那還不如直接一點,用刀說話吧。起碼能保證效率第一。

  如果一個人手中只有廢紙,那麼他們一定希望別人也有這種廢紙,他們便不是孤獨的唯一。

  如果大家手裡都有廢紙,那麼廢紙也就不再是“廢紙”了,而是所有人都認的硬通貨。

  貨幣的本質,終究只是信用而已。

  而信用的本質是權威,權威需要用尖刀利刃來維護。沒有武力保證,就沒有所謂的信用。

  混亂的集市逐漸安靜了下來,那些被強制奪走絹帛的商賈們,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岑參他們把刀架在其他商賈的脖子上,奪走那些人手裡的絹帛。

  大家好像都慢慢認命了,掩耳盜鈴一般相信官府承諾的“一個月後可以贖回絹帛”。岑參指揮著赤水軍的人去庫房裡,將那裡存放的絹帛搬出來,放到早就準備好的平板車上。

  看到這樣的場面,方重勇將正在一旁記賬的楊炎叫來,面授機宜說道:

  “短時間內絹帛價格必定大漲,黑市裡用交子高價交易絹帛的人一定很多,估計都是銷售給西域胡商的。因為涼州本地人,其實並不喜歡穿絲綢衣物。

  明天你帶人在府衙隔壁開一個銷售絲綢的店鋪,不收交子,只接受高價以物易物。

  打擊黑市交易的事情就不必你來操心了。”

  方重勇冷笑說道。

  一個月以內,他決不允許交子重新迴流到交子鋪,想要絲綢的話,就必須拿實物來換。將來對西域那邊的絲綢交易,便會以官府主導的大宗商品為主,把散戶們趕出市場。

  想要絲綢?也可以啊,高價實物交易!願意割肉的請便,方重勇對此非常歡迎。

  其實官方主導絲綢交易這樣的事情,是大唐官府自建國一百多年來,就一直在追求的。

  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效果不怎麼好。控制絲綢的有序輸出,本身就是大唐國策之一,自太宗開始,所有的皇帝在這方面的政策都高度一致。

  方重勇這一招,實際上是將計劃經濟也納入到貨幣政策裡面,在延續大唐國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