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92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


                 “方節帥,末將大斗軍軍使劉貢,請入營詳談。”

  大斗拔谷附近的大斗軍營地外,一個有些面生的中年將領,看起來五十歲都不止了,穿著河西邊軍的黑色軍服,未著盔甲,戴著武將的官帽,出大營迎接方重勇。

  言語甚為謙卑。

  這踏馬是誰?

  方重勇一愣,他回了長安一趟,原本擔任大斗軍軍使的哥舒翰就被調走了,換了這個叫什麼什麼劉貢的!

  壓根沒見過面!

  “哥舒翰呢?”

  方重勇一臉疑惑詢問身邊的郭子儀道,不知道眼前這位起碼五十多歲的糟老頭子是哪裡的菜。

  “哥舒翰被兵部調到您岳父麾下了啊,他之前在大斗軍。現在這個劉貢是個關係戶。”

  郭子儀不動聲色的說道,聲音非常小。

  “他父親劉諫,曾經擔任過臨洮軍軍使。他夫人朱氏,乃是幽州范陽節度使麾下靜塞軍軍使朱滔的姑姑。

  此人在中樞兵部內的人脈很廣。”

  看到方重勇不發話,郭子儀繼續小聲介紹了一番。

  踏馬的,趁著老子去長安的窗口期,兵部居然敢背刺!還不跟老子打招呼!

  方重勇的火氣瞬間就冒起來了,眼神不善的瞥了劉貢一眼!

  其實吧,方重勇此刻也只是無能狂怒而已,鳥用都沒有。

  因為按照朝廷的規矩,節度使並無權力干涉麾下軍使的任命,一切都是兵部說了算,這個也是朝廷制衡邊鎮節度使的殺招之一。

  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一般都是節度使先讓自己人擔任軍使,然後再把推薦名單上報到兵部,讓兵部蓋個章,轉過頭以公文的形式發任命書就行了。

  所以邊軍當中軍使的職務流轉頻率極高!基本上想幹事的節度使都會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到各軍當中當軍使!

  要不然指揮不動邊軍啊!

  那為什麼朝廷這麼“優秀”的制度,執行起來會現大眼呢?

  別問,問就是一線將領知道當地具體情況,那幫平日裡辦公都不出衙門的文官懂個屁!有種的,先到邊鎮來接吐蕃悍卒三招再來嗶嗶啊!

  所以這次兵部的做法,符合朝廷明規矩,但不符合邊鎮這邊的“潛規則”。

  大斗軍軍使的改任,嚴重侵害了方重勇這個河西節度使的人事任免權!如果不能隨心自行任命軍使,將來方重勇身邊的親信誰會跟他一條心?

  “那轅門二龍呢?”

  方重勇壓著火氣繼續問道。

  他口中的轅門二龍,就是烏知義的遠房親戚烏承恩和烏承玼兄弟二人。

  當年方重勇在沙州當刺史的時候,就聽聞這烏氏兄弟二人戰陣非常能打,擔任平虜先鋒一職。他們守住大營的轅門,就沒人能衝進去,所以軍中送了個綽號叫“轅門二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