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09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


                 七月七日晴,方重勇整合涼州兵馬,從赤水軍中抽調三千精騎,兩千騎馬步兵;大斗軍中抽調一千騎馬步兵。與補充齊整的三千銀槍孝節軍合兵一處,組成安西遠征軍。

  九千精銳,一人雙馬,從涼州開拔,前往甘州休整,赤水軍使郭子儀並未同行,而是擔任河西節度副使,坐鎮涼州主持軍務。

  方重勇計劃沿路從大唐邊軍中精選戰力卓絕的精銳,補充建制。等抵達蔥嶺以西的時候,將全軍兵員嚴格控制在一萬五到兩萬之間。

  之所以起名叫安西遠征軍,是因為最後還是要從安西都護府抽調精兵,並以那裡為後勤總基地。以安西起名是給他們面子,也是方便遠征軍撤回後,唐軍軍威繼續震懾西域各國。

  河西兵馬出征西域,若是沒有安西都護府的配合,那簡直不可想象。

  因為西域面積,已經超過了兩百萬平方公里。方重勇前世的時候,這種面積的國家,正規軍七八十萬都不算離譜,最後部署還非常分散。

  唐軍安西都護府不過兩萬多人,管理的地盤卻又大得沒邊,就好似在一張面積驚人的大餅上撒胡椒麵,白沙入涅般的消失不見了。

  安西都護府所在的大地盤上,一個有人居住的綠洲城鎮哪怕平均分配五百人唐軍,這兩萬軍隊都遠遠不夠分。所以大唐若是想在西域有所作為,光靠安西與北庭那點兵馬完全辦不了什麼大事。

  每次都需要唐軍以一敵百,全員玩無雙才能勉強支撐戰略需求。

  從戰術上看,這自然是唐軍精銳以一當百;可是從戰略上說,這種情況就非常危險,不能指望每次用戰術勝利來保證戰略威懾。

  方重勇的心很大,他想要在天下變亂前有一番作為。這一趟至少要為中原政權控制西域,爭取二十年的時間。至於二十年後的世界,誰知道呢?

  至於為什麼遠征軍要到先到甘州,因為方重勇並不著急奔赴西域一線,他在甘州還有一件大事要辦!

  ……

  “茲茲茲…”

  被鍛打好的“鐵條”,放入冷水中,發出悅耳的聲音,一根鋤頭的钁頭部分就被打好了。雖然這樣的生產效率確實不高,但勝在製作簡單,方便普及。

  掛著牛皮圍裙,正在鍛打農具的鍛工看到方重勇來了,連忙上前行禮。

  這是甘州一個普通的鐵匠作坊,張掖外靠近小橋的岸邊,建立了很多這樣的工坊,基本上都集中在一起。

  山丹縣附近的石炭礦,開採出來送到張掖城外;本地開採出來的赤鐵礦,也被送到這裡。石炭先製成劣等焦炭,再用它冶鐵。所製造的鐵器品質不高,無法作為兵器使用。

  但打造成鋤頭與犁頭使用卻又是綽綽有餘。

  這是近些年河西農耕發展的秘密之一,方重勇當年埋下了一顆種子,後續就有人澆水施肥,如今便長出樹苗來了。

  被勘探出來的石炭礦與鐵礦,後面的甘州刺史與河西節度使,對此都非常上心。以甘州為核心,打造了一個冶鐵中心,專門打造農具。

  沒法子,河西地區實在是不方便砍樹,製作不了木炭,只好用朝廷工部支援的最新“焦煤”技術,用石炭先冶煉出品位一般的焦炭,再用焦炭當燃料冶鐵。

  平心而論,最後冶煉出來的焦炭確實品質不如木炭,只是勝在好用又省事,成本也可控,能夠長期支持冶煉中心的運作。

  至於為什麼要選在張掖城附近,那是因為這裡幾乎是河西走廊最不缺水的地方!而冶鐵無論如何也少不了水源!

  自從擔任了河西節度使後,方重勇就下了一道政令,全力鋪開在張掖城燒煤取暖,嚴禁任何私人砍伐周邊的沙柳林,固水固土保證張掖地區的水資源。

  “大軍出發,若是全部攜帶糧食,未免太過浪費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