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10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

  高適對方有德叉手行禮問道。

  “跟你說也無妨。

  這樣吧,你帶著五百人,在營地裡廣樹旗幟,打造木筏,作出要水路北上攻邠州的架勢。

  本節帥帶兵繞路到醴泉縣西北,有一個山谷口叫剪子溝,從那裡入山有一條無須擔憂山洪的小道。

  這裡可以直通邠州州府後院那個群山環繞的山谷,從後方奇襲邠州。

  讓你在這裡領兵,你行不行?”

  方有德凝神看著高適問道,語氣鄭重而嚴肅。

  他說的“後院”,就是邠州的耕地群,也就是在靠涇水的州府城所在,西南山谷裡一片群山環繞的農田,這裡也是邠州主要糧食產區。因為被群山環抱,所以也不是官道,平日裡只有去西南面採藥的山民在走。

  連長安的官吏都不一定會知道有這條路,就更別提那些叛軍了。

  契丹奴隸又不是關中本地人,他們不可能熟悉這條路!挖煤的地方,在涇水對岸的三水縣附近,估計連山路的入口在哪裡,這些人都沒摸清楚。

  不過,方有德也只是上一世走過,那會已經是神策軍都要脫離長安朝廷控制的時代了,所以也不能排除,現在這條羊腸小道還沒被人走出來。

  戰爭嘛,都是在冒險,沒有誰敢說自己十拿九穩的,只要是打仗就有可能會失敗。

  領兵之人,就是要帶領部下獲取勝利,利用手裡的一切資源,不惜代價,不顧一切。

  僅此而已。

  遇到麻煩,迎難而上便是,沒什麼好怕的。

  “方大將軍,卑職……卑職一定可以的!”

  高適一臉激動說道,機遇來得太過突然,讓他猝不及防。

  “派幾個人去涇水上游看著,若是山洪來了,則往水中放羊皮筏。

  大營外面涇水岸邊,派專人看著是否有羊皮筏衝下來,有的話,放下手裡所有東西趕緊跑!”

  方有德耐心叮囑道。

  他估計,敵軍大概率要水攻。

  特別是這些人發現神策軍在涇水的山谷出口打造木筏,估計會按捺不住。一旦水攻,那些人就會忘乎所以,認為神策軍主力已經被洪水沖垮,自己這邊可以“擴大戰果”。

  “卑職明白,一定會在大營內大張旗鼓,迷惑那些契丹奴隸。”

  高適拍胸脯保證道。

  “本將軍用你,只是因為你看明白形勢了。如果用其他人,他們可能會因為看不起那幫叛軍而貪功冒進,順著涇水襲擊邠州。

  你莫要讓本將軍失望才是。”

  方有德從腰間掏出一枚銀質魚符,交給高適繼續說道:

  “這一軍五百人交給伱了,你們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洪水淹死,雖然不會有戰鬥,但一定不會很安全。所以你要警覺點,別白白丟了性命。也別洩露機密,有人問起,就說本將軍領兵回醴泉了。”

  “得令!”

  高適小心翼翼接過魚符放好,他似乎可以看見,自己已經踩到了官路晉升的階梯。

  若是能渡過這一關,甚至能在洪水中保全這些神策軍士卒,那麼他以此為根基,成為朝廷重臣甚至天子近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

  河西瓜州州府晉昌城以北的大澤那裡,安西遠征軍特意圈了一個場地,掛起了一個碩大無比的木牌子。

  上面寫著“絲綢換駱駝”。

  大澤是冥水河的最後一站,水鳥眾多風景優美,乃是河西商賈雲集之地。當然了,唐代的玉門關便在此地,所有大宗交易的生意其實都是在唐軍監視下進行的。

  這裡是河西出發前往西域北線(北疆)的最後一站,官方貿易一般都是走這條線。下一個中轉站,就是北庭都護府的重鎮伊州(哈密)。

  接下來便是通往西域“唐軍非實控區”的大本營西州,也是高昌國故地。這一塊是唐軍控制的西域核心區域,也是方重勇前世新疆省會烏魯木齊所在。

  毫不客氣的說,這條路就是大唐通往西域的官道,主幹道。

  而從沙州出發前往西域北線,則需要穿過一片人跡罕至的沙漠,這條路通常都是西域商人在走,乃是殺人越貨的高風險區。唯一的好處就是被少收一次關稅!

  要是從沙州走西域南線(南疆),則是要經過已經廢棄的樓蘭古國和羅布泊。這條路線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沿路補給之地規模都非常小,不能容納大規模商隊經過。

  目前大唐官方已經放棄了這條線。還在走的人,都是亦商亦盜的“良善之輩”。

  安西遠征軍目前能走的路線,明顯就只能是北線,並不需要大量購買駱駝,沿途行軍自然條件也尋常人沒有想象中那麼惡劣,而且來往行人與商賈眾多。

  可是如果考慮到安西遠征軍的戰略目標,是包括小勃律在內的蔥嶺以西諸國,那麼就不得不考慮補給跟不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