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48章 But I like it


                  第363章Butilikeit

  “殿下,這樣真的沒問題麼?”

  東宮的庭院內,李琩正在散步。程元振跟在他身後,有些焦急的詢問道。

  真可謂是“太子不急太監急”。

  “如果聖人要廢太子,壽宴當天就有消息傳到東宮了。派個宦官來傳旨,又花費不了多長時間。你稍安勿躁即可。”

  李琩回過頭看著程元振,輕聲說道。他目光平靜如水,卻看得程元振頭皮發麻,壓力山大。

  “奴,奴不過是擔心太子罷了。”

  程元振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辯解了一句。李琩輕笑一聲沒有說什麼。

  他知道這個宦官,是擔心自己站錯隊而死無葬身之地。

  李琩沒有點破對方的小心思。

  正在這時,一個小宦官匆匆忙忙的走過來,然後對著李琩行禮道:“高內侍來傳旨了,請太子去東宮大殿接旨。”

  比如說長安交子行將崩潰,比如說基哥染上了怪病,比如說長安官場發生了一系列“大清洗”運動。

  “本大使以為,建這樣的城池,不太合適。”

  高力士也顧不上李琩話語裡的陰陽怪氣了,他對著旁邊的宦官擺擺手,大殿內的那些僕從們都魚貫而出,只剩下他跟李琩二人。

  “但凡聖人可以動手,他都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話不投機半句多,高力士也不廢話,直接將手中的聖旨塞到李琩手中,轉身便走。

  但這些事情,遠在西域的方重勇完全沒有一點了解。

  以前怎麼做的,很舒適,獲得了成功。那麼現在遇到相似的問題,也會習慣於採用過去的辦法來解決,大家都不願意主動走出舒適區。

  “節帥,如果我們不築城的話,那麼就跟那些居無定所的遊牧部落一樣了。築城了以後,這裡就是大唐控制的國土了。

  普通人辦事,都是有“路徑依賴”的。

  李琩心中忍不住對基哥一陣鄙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果然不是吹出來的。

  高力士又是勸解又是威脅說道。

  雖然近期長安發生了很多大事。

  換句話說,不打仗的時候,這裡建一座完全軍事用途的城池很浪費。真正打起來以後,這裡又很容易被圍成為孤城,沒有防禦的必要。

  “只是讓孤去華山,為聖人祈福而已。你不必擔憂。”

  等高力士離開後,程元振這才急匆匆走過來,一臉關切的詢問道:“太子,高內侍……他,他說什麼了嗎?要不要緊?”

  “還是這種三層嵌套的結構啊,沒一點創新。”

  終於來了麼?

  李琩微微點頭道:“孤這便去。”

  方重勇將圖紙放到桌案上,抱起雙臂,沉吟很久都沒有再說下去。

  不過表面上看築城是一件小事,但具體修一座怎樣的城池,卻頗費思量。

  李琩面帶譏諷解釋道。

  很快,太子的車駕,便在一隊神策軍的“保護”下,離開了長安,朝著長安東面的華山而去。

  呵呵,那個老禽獸,果然根本不敢動刀!他還是那樣怕死,把自己的命看做是第一位的!哪怕有人騎臉嘲諷,如果幹掉對方威脅到了自己的生存,那麼就必須要隱忍。

  你現在鬧也鬧夠了,氣也出完了,是該消停一下了吧?

  莫非太子當真以為聖人不會因怒而殺人麼?當年的太子李瑛又是怎麼死的,太子沒想過麼?”

  ……

  李琩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高力士也收起情緒,板著臉開口道:“聖人有命,讓太子即刻啟程前往華山,為聖人祈福,聖旨在此。”

  他亦步亦趨來到東宮大殿,然後就看到身材高大的高力士,有些不耐煩的在大殿內踱步,顯得很是焦躁的模樣。

  “太子,除了你以外,從來沒有人讓聖人如此難堪過,包括當年隻手遮天的那位武周聖人。

  這天,封常清將庭州金滿城中負責築城的工匠,帶到了方重勇面前。並且將工匠所繪製的一張城池平面圖,遞給方重勇查看。

  一句多餘的話都懶得說,甚至連基本的客套都省了。

  很少人會在一開始,就去思索過去的辦法現在拿來應對新問題,會不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狀況。

  遠離中原,又是容易被圍堵的孤城,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方重勇就認為,在此地建一座以防禦為目的的城池,不太合適。幾層嵌套更是做無用功!

  因為從防禦的角度看,在這裡築城相當不利。此處地勢上只有北面是山,南面是伊犁河,東西兩頭都是伊犁河谷的入口和出口方向。缺少了防禦所需的“迂迴曲折”和“縱深”。

  不過他一點也不在意!

  他還年輕,等得起。他相信這個老禽獸倒行逆施,遲早都會眾叛親離的。